|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 1 前言 | 第11-35页 |
| ·稻瘟菌的生物学研究 | 第11-18页 |
| ·稻瘟菌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 第12页 |
| ·稻瘟菌的生理 | 第12-13页 |
| ·稻瘟菌的寄主及稻瘟病 | 第13页 |
| ·稻瘟菌的生理小种概况 | 第13-14页 |
| ·稻瘟病的发病规律 | 第14-15页 |
| ·稻瘟菌的变异性研究 | 第15-16页 |
| ·稻瘟菌基因组学研究 | 第16-17页 |
| ·稻瘟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 | 第17-18页 |
| ·稻瘟菌基因克隆常用的方法 | 第18-24页 |
| ·差别筛选法 | 第18-19页 |
| ·差别显示法 | 第19页 |
| ·图位克隆法 | 第19-20页 |
| ·以随机cDNA序列分析为前提的克隆基因方法 | 第20页 |
| ·突变克隆法 | 第20-24页 |
| ·传统的突变技术 | 第21页 |
| ·插入突变克隆法 | 第21-24页 |
| ·转座子和逆转录转座子标签法 | 第22-23页 |
| ·限制酶诱导整合(REMI)插入突变法 | 第23页 |
| ·T-DNA标签法(T-DNA tagging) | 第23-24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的转化 | 第24-32页 |
| ·根癌农杆菌和Ti质粒 | 第25-26页 |
| ·农杆菌Ti质粒的改造和载体构建 | 第26-27页 |
| ·植物基因转化载体系统的构建 | 第27-28页 |
| ·Ti质粒基因转化的分子机理 | 第28-29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机理 | 第29-30页 |
| ·T-DNA在真菌中的存在方式 | 第30-32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特点 | 第3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32-35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5-49页 |
| ·材料 | 第35-37页 |
| ·稻瘟菌 | 第35页 |
| ·菌种和质粒 | 第35页 |
| ·生化试剂 | 第35页 |
| ·微孔滤膜 | 第35页 |
| ·培养基 | 第35-37页 |
| ·菌种保藏液 | 第37页 |
| ·稻瘟菌基因组DNA提取溶液的配制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49页 |
|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 第37-38页 |
| ·质粒DNA的纯化 | 第38页 |
| ·质粒pBHt2的获得 | 第38-39页 |
| ·质粒pBHt2酶切鉴定 | 第39-40页 |
| ·电泳检测 | 第40页 |
|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0-41页 |
| ·菌种保藏 | 第41页 |
| ·稻瘟菌的光促产孢培养及培养基的筛选 | 第41-42页 |
| ·稻瘟菌对潮霉素敏感实验 | 第42页 |
| ·共培养过程 | 第42-43页 |
| ·共培养过程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 ·稻瘟菌基因组DNA提取步骤 | 第44-45页 |
| ·稻瘟菌突变体的PCR检测 | 第45-46页 |
| ·稻瘟菌突变体生长对比检测结果 | 第46页 |
| ·稻瘟菌突变体的Southern blot检测 | 第46-49页 |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66页 |
| ·稻瘟菌的光促产孢培养及产孢培养基的筛选 | 第49-50页 |
| ·稻瘟菌对潮霉素敏感实验 | 第50-52页 |
| ·大肠杆菌和农杆菌中质粒pBHt2的鉴定 | 第52页 |
| ·稻瘟菌突变体的PCR检测 | 第52-53页 |
| ·稻瘟菌突变体生长对比检测结果 | 第53-54页 |
| ·稻瘟菌突变体的Southern blot检测 | 第54-55页 |
| ·共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55-59页 |
| ·不同农杆菌菌株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55页 |
| ·农杆菌用液体IM培养基诱导培养的时间与转化效率关系 | 第55-56页 |
| ·共培养时间与转化效率的关系 | 第56-57页 |
| ·农杆菌的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稻瘟菌孢子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稻瘟菌突变体的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 第59-66页 |
| ·菌落颜色发生变异 | 第59-60页 |
| ·菌落形态发生变异 | 第60-62页 |
| ·菌落生长速度减慢或早衰 | 第62-63页 |
| ·菌丝细腻致密 | 第63页 |
| ·分生孢子形态变异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4 讨论: | 第68-75页 |
| ·关于MG的遗传转化体系 | 第68-72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T-DNA转化MG遗传体系建立的意义 | 第68-69页 |
| ·对T-DNA载体的探索 | 第69-70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T-DNA转化MG遗传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70-71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T-DNA转化MG菌丝体与转化MG孢子的讨论分析 | 第71-72页 |
| ·关于MG突变体的讨论分析 | 第72-73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