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煤矿井下环境监测及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1 引言 | 第13-21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 ·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人员定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物联网技术简介 | 第16-19页 |
| ·物联网技术 | 第16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第16-17页 |
| ·ZigBee技术 | 第17-19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 2 煤矿井下环境监测及人员定位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1-29页 |
|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1-23页 |
| ·网络节点的部署 | 第23-25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设计 | 第25-28页 |
| ·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 | 第25-26页 |
| ·网络节点的软件开发平台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环境监测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37页 |
| ·环境监测的需求分析及网络工作方式 | 第29-31页 |
| ·环境监测的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 ·周期巡检的工作方式 | 第30-31页 |
| ·中断预警的工作方式 | 第31页 |
| ·数据的汇聚 | 第31-35页 |
| ·周期巡检的数据汇聚机制 | 第31-32页 |
| ·超时处理机制 | 第32-33页 |
| ·超限数据处理机制 | 第33页 |
| ·统一的参数收集机制 | 第33-34页 |
| ·数据帧结构 | 第34-35页 |
| ·位置管理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人员定位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55页 |
| ·人员定位方法的选择 | 第37-39页 |
| ·人员定位的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 ·无线定位技术 | 第38-39页 |
| ·基于RSSI定位算法的研究 | 第39-42页 |
| ·无线信道衰减模型 | 第39页 |
| ·RSSI值的处理 | 第39-42页 |
| ·基于RSSI定位算法的修正与实现 | 第42-50页 |
| ·路径衰落指数的动态获取 | 第43-45页 |
|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 第45-46页 |
|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的具体实现 | 第46-48页 |
|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的性能评估 | 第48-50页 |
| ·冲突避免机制 | 第50-53页 |
| ·组团协议 | 第50-51页 |
| ·组团协议的具体实现 | 第51-53页 |
| ·人员移动管理与网络切换机制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5 煤矿井下环境监测及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 | 第55-63页 |
| ·配置管理 | 第55页 |
| ·拓扑管理 | 第55-56页 |
| ·能量管理 | 第56页 |
| ·故障管理 | 第56-58页 |
| ·汇聚节点和路由节点的管理 | 第57-58页 |
| ·传感节点和移动节点的管理 | 第58页 |
| ·故障恢复 | 第58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网关的设计 | 第58-62页 |
| ·网关的硬件设计 | 第59-60页 |
| ·网关的软件设计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6 系统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3-73页 |
| ·试验环境 | 第63-65页 |
| ·环境监测功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65-67页 |
| ·人员定位功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67-68页 |
| ·网络管理的测试与分析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作者简介 | 第77-8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