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运算器和控制器(CPU)论文

基于硬件的动态低功耗自适应技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功耗问题第11-16页
  1.1.1 降低功耗的必要性第12-13页
  1.1.2 功耗的来源第13-14页
  1.1.3 体系结构级功耗优化技术第14-16页
 1.2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设计思想第16-19页
  1.2.1 传统体系结构的缺陷第17页
  1.2.2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体系结构第17-18页
  1.2.3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系统第18-19页
 1.3 课题背景,研究内容和课题意义第19-21页
  1.3.1 课题背景第19页
  1.3.2 课题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3 课题意义第20页
  1.3.4 本文的结构第20-21页
 1.4 本文的研究成果第21-22页
第二章 典型动态低功耗技术第22-31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典型动态低功耗自适应 Cache的设计第22-26页
  2.2.1 路选择 Cache的设计与实现第23-25页
  2.2.2 可浮动 Cache的设计第25-26页
 2.3 典型动态低功耗自适应发射队列设计第26-31页
  2.3.1 以发射为中心的门控取指技术第28-29页
  2.3.2 CAM/RAM结构的分体式发射队列第29-31页
第三章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硬件结构的设计与实现第31-49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路选二级自适应 Cache设计第31-36页
  3.2.1 路选二级自适应 Cache的设计思想第32-33页
  3.2.2 路选二级自适应 Cache的信息监测和收集第33-35页
  3.2.3 路选二级自适应 Cache的性能监测机制第35页
  3.2.4 路选二级自适应 CaChe动态重配置过程逻辑框图第35-36页
 3.3 基于 CAM/RAM的链接式自适应发射队列(IQ)设计第36-41页
  3.3.1 基于 CAM/RAM的链接式自适应 IQ设计思想第37-38页
  3.3.2 基于CAM/RAM的链接式自适应 IQ的具体实现第38-39页
  3.3.3 主要信号说明第39页
  3.3.4 基于 CAM/RAM的链接式发射队列动态配置过程逻辑框图第39-41页
 3.4 基于 EPIC体系结构的流水线站关闭方法第41-44页
  3.4.1 EPIC体系结构中流水线设计第42-43页
  3.4.2 基于 EPIC体系结构的流水线站关闭方法的实现第43-44页
 3.5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系统模型第44-49页
  3.5.1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系统的思想第44-45页
  3.5.2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系统的核心机制第45-46页
  3.5.3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系统模型第46-49页
第四章 功耗估算模型和功耗模拟器第49-60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部件功耗估算模型第49-53页
  4.2.1 基准微体系结构分析和基本单元的功耗估算第49-52页
  4.2.2 路选二级自适应 Cache功耗估算模型第52页
  4.2.3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发射队列的功耗估算模型..第52-53页
  4.2.4 基于 EPIC体系结构的流水线站关闭方法功耗估算模型.…第53页
 4.3 功耗模拟器的选择与配置第53-60页
  4.3.1 IMPCATxp体系结构级功耗模拟器第54-56页
  4.3.2 模拟器配置第56-58页
  4.3.3 代码修改第58-60页
第五章 性能分析和功耗模拟结果第60-72页
 5.1 动态低功耗自适应部件功耗计算第60-62页
  5.1.1 路选二级自适应 Cache功耗计算过程(4路组相联 Cache)第60-61页
  5.1.2 基于 CAM/RAM的链接式发射队列的功耗计算过程第61-62页
  5.1.3 基于 EPIC体系结构的流水线站关闭方法的功耗计算过程第62页
 5.2 性能分析和功耗优化结果比较第62-72页
  5.2.1 Cache功耗估算结果和性能分析第62-67页
  5.2.1 发射队列功耗估算结果和性能分析第67-69页
  5.2.3 基于 EPIC体系结构的流水线站关闭方法功耗估算结果第69-70页
  5.2.4 性能分析和功耗模拟结果总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2-74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72-73页
 6.2 工作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壳件注塑成型的计算机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
下一篇:中节点型钢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下抗剪试验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