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靶场测控装备指标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章 概述第1-12页
   ·设计依据第9页
   ·设计原则第9页
   ·设计程序第9-10页
     ·需求分析第9-10页
     ·调研论证第10页
     ·分析论证第10页
   ·设计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雷达主要指标设计第12-37页
   ·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第12页
   ·战术、技术指标项目第12-15页
     ·总体战术指标项目第13-14页
     ·主要技术指标第14-15页
   ·主要战术指标设计方法第15-22页
     ·作用距离第15-17页
     ·速度动态特性第17页
     ·角度范围第17-19页
     ·测量精度第19-20页
     ·捕获时间与捕获概率第20-21页
     ·天线第21页
     ·工作方式第21-22页
     ·可靠性和维修性第22页
   ·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法第22-30页
     ·工作频段第22-23页
     ·发射信号脉冲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第23-24页
     ·天线功率增益第24-25页
     ·系统噪声温度第25-26页
     ·检测因子第26-27页
     ·带宽修正因子第27-28页
     ·目标雷达截面积第28页
     ·各种损失因子第28-30页
     ·应答工作方式第30页
   ·作用距离分析第30页
   ·精度分析第30-34页
     ·精度指标确定第31页
     ·精度指标分析第31-34页
   ·可靠性分析第34-36页
     ·元件计数法第34-35页
     ·专家评分法第35-36页
   ·雷达指标设计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光电经纬仪主要指标设计第37-59页
   ·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第37-38页
   ·总体战术、技术指标第38-39页
   ·主要战术指标设计方法第39-41页
     ·光电经纬仪通视距离第39-40页
     ·速度动态特性第40页
     ·角度范围第40-41页
     ·测量精度第41页
   ·作用距离分析第41-50页
     ·摄影作用距离第41-45页
     ·红外作用距离第45-48页
     ·电视作用距离第48-50页
   ·测角精度分析第50-57页
     ·垂直轴误差第51-52页
     ·水平轴误差第52页
     ·视准轴误差第52-53页
     ·轴角编码器测角误差第53页
     ·脱靶量测量误差第53-55页
     ·事后测角总误差第55-56页
     ·实时测角总误差第56-57页
   ·光电经纬仪指标设计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遥测系统主要指标设计第59-71页
   ·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第59-60页
   ·战术、技术指标项目第60页
   ·主要指标设计方法第60-65页
     ·数据流数量第60-61页
     ·作用距离第61页
     ·传输体制第61-62页
     ·传输速率第62-63页
     ·码型第63页
     ·字长第63页
     ·帧长第63页
     ·主副帧码方式第63页
     ·误码率第63-64页
     ·数据记录格式第64页
     ·数据处理精度第64页
     ·接收频率第64页
     ·接收天线形式、极化方式、波束宽度、功率增益第64-65页
     ·可靠性指标第65页
   ·主要指标论证方法第65-70页
     ·作用距离第65-69页
     ·误码率的估算第69-70页
   ·遥测系统指标设计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遥控系统主要指标设计第71-79页
   ·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第71-72页
   ·战术、技术指标项目第72页
   ·主要指标设计方法第72-77页
     ·同时控制目标数量第72-73页
     ·作用距离第73页
     ·调制体制第73页
     ·码速率第73-74页
     ·码型第74页
     ·每条指令最大长度第74页
     ·副载波频率范围第74页
     ·指令码格式第74页
     ·误码率第74-75页
     ·指令重发次数第75页
     ·指令时延第75页
     ·发射频率第75页
     ·发射天线形式、极化方式、波束宽度、功率增益第75-76页
     ·发射功率第76页
     ·发令方式第76页
     ·可靠性指标第76-77页
   ·主要指标论证方法第77页
   ·遥控系统指标设计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测控装备可行性论证中应用第79-83页
   ·评估方法第79页
   ·应用情况第79-82页
     ·背景介绍第79-80页
     ·指标设计过程第80-82页
   ·评估结论第82-83页
第七章 结论第83-85页
   ·技术难点第83页
   ·技术创新点第83-84页
   ·经济效益分析与推广应用前景第84页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实施与风险管理
下一篇:鞍山市晨晚练点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