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 1 阻燃剂简介 | 第10页 |
| 2 阻燃技术的发展简史 | 第10-13页 |
| 3 材料阻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3-15页 |
| ·非阻燃材料是引发火灾的隐患 | 第13-14页 |
| ·公共场所常见的可燃物及其燃烧产物的危害 | 第14-15页 |
| ·阻燃的必要性 | 第15页 |
| 4 阻燃剂及阻燃作用机理 | 第15-19页 |
| ·阻燃剂分类 | 第15-16页 |
| ·阻燃剂的基本要求 | 第16-17页 |
| ·阻燃作用机理 | 第17-19页 |
| ·气相阻燃机理 | 第17-18页 |
| ·凝聚相阻燃机理 | 第18页 |
| ·中断热交换机理 | 第18-19页 |
| 5 阻燃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 6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 7 P、N系列阻燃剂简介 | 第22-27页 |
| ·氰尿酸三聚氰胺(MCA) | 第23页 |
| ·磷酸三聚氰胺(MP)、焦磷酸三聚氰胺(MPY) | 第23-24页 |
| ·磷酸胍类阻燃剂 | 第24-25页 |
| ·聚磷酸铵 | 第25-26页 |
| ·磷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介 | 第26-27页 |
| 8 三聚氰胺磷酸类盐的阻燃机理初探 | 第27-28页 |
| 9 课题实施方案及目标 | 第28-30页 |
| ·氰尿酸三聚氰胺 | 第28-29页 |
| ·磷酸三聚氰胺 | 第29页 |
| ·焦磷酸三聚氰胺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买验部分 | 第30-52页 |
| 1 磷酸三聚氰胺的合成 | 第30-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 ·原料与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步骤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 ·溶剂量对产物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页 |
|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页 |
| ·原料物质量之比的影响 | 第31页 |
| ·母液循环使用 | 第31-32页 |
| ·磷酸三聚氰胺中磷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 ·磷酸三聚氰胺的热分析 | 第33-34页 |
| ·工业化生产 | 第34-35页 |
| ·生产装置 | 第34页 |
| ·生产工艺 | 第34页 |
|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 第34-35页 |
| ·产品分析 | 第35页 |
| ·结论 | 第35页 |
| 2 焦磷酸三聚氰胺的合成 | 第35-43页 |
| ·水溶剂法 | 第35-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原料及仪器 | 第35-36页 |
| ·.1.2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设计 | 第36页 |
| ·焦磷酸三聚氰胺中磷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 ·热重及差热分析 | 第37-38页 |
| ·酸性溶液中合成法 | 第38-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原料及仪器 | 第38页 |
|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9页 |
| ·磷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 ·产品热重及差热分析 | 第39-40页 |
| ·固相合成法 | 第40-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 ·原料及仪器 | 第40页 |
| ·反应原理 | 第40-41页 |
|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1页 |
| ·磷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 ·热重分析及差热分析 | 第41-42页 |
| ·工业化生产 | 第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3 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合成 | 第43-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 ·原料与仪器 | 第43页 |
| ·反应原理 | 第43页 |
| ·操作步骤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4页 |
| ·原料物质量之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页 |
| ·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产物中氰尿酸残留量的分析及除去 | 第44-46页 |
| ·氰尿酸三聚氰胺热分析 | 第46页 |
| ·工业化生产 | 第46-47页 |
| ·生产设备 | 第46页 |
| ·生产工艺 | 第46页 |
|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 第46-47页 |
| ·结果分析 | 第47页 |
| ·结论 | 第47页 |
| 4 P、N系列其它阻燃剂的合成 | 第47-51页 |
| ·磷酸氢二胍的合成 | 第47-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8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48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 ·高聚合度(n>1000)聚磷酸铵(APP)的合成 | 第49-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9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9页 |
| ·实验步骤 | 第49页 |
| ·端基滴定法测定APP的聚合度 | 第49-50页 |
| ·X衍射测定聚磷酸铵的晶体结构 | 第50-51页 |
| 5 下阶段实验工作浅谈 | 第51-52页 |
| 第三章 应用研究 | 第52-59页 |
| 1 MCA应用研究 | 第52-55页 |
| ·MCA作阻燃剂时的使用性能 | 第52-54页 |
| ·MCA的其它用途 | 第54-55页 |
| 2 磷酸三聚氰胺类盐(MP)、焦磷酸三聚氰胺(MPY)应用研究 | 第55-59页 |
| ·MP的使用性能 | 第55-57页 |
| ·MPY的使用性能 | 第57-58页 |
| ·MCA、MP、MPY、Melamine在尼龙6中使用比较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第五章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