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启蒙精神孕育中国现当代历史剧的现代性 | 第9-27页 |
一、启蒙、启蒙精神和历史剧创作中的主体性 | 第10-14页 |
二、戏剧历史化和历史戏剧化 | 第14-18页 |
三、历史剧和历史主义 | 第18-24页 |
四、启蒙精神与中国现当代历史剧的现代性 | 第24-27页 |
第一章 五四启蒙精神与五四史剧中的启蒙思想 | 第27-50页 |
一、五四启蒙精神与历史剧的现代性 | 第27-32页 |
二、以人性为基点解读历史和理解古人 | 第32-38页 |
三、翻案史剧中的启蒙精神 | 第38-41页 |
四、心理史剧的现代性 | 第41-50页 |
第二章 新启蒙运动和战争背景下历史剧中的启蒙精神 | 第50-77页 |
一、两种不同类型的史剧创作 | 第50-58页 |
二、新启蒙运动和爱国民主的启蒙意识 | 第58-61页 |
三、历史剧中爱国主义的启蒙精神 | 第61-68页 |
四、历史剧中民主主义的启蒙精神 | 第68-77页 |
第三章 启蒙精神的消解和历史剧反现代性 | 第77-96页 |
一、主体精神的丧失和历史剧反现代性 | 第77-80页 |
二、“历史主义”原则的形成与对易卜生主义的背离 | 第80-84页 |
三、历史剧启蒙精神的消解 | 第84-89页 |
四、启蒙“中国化”与历史剧反现代性倾向 | 第89-96页 |
第四章 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新时期历史剧中的启蒙精神 | 第96-120页 |
一、思想解放运动与对历史剧创作原则的反思和突破 | 第96-99页 |
二、历史剧论争中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99-103页 |
三、传神史剧理论中历史剧创作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103-108页 |
四、历史剧中富有时代特征的启蒙精神 | 第108-120页 |
附录1 梁启超新史学启蒙精神与近代史剧编撰的现代性 | 第120-128页 |
附录2 现代历史剧重要剧目 | 第128-130页 |
附录3 重要参考文献目录 | 第130-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