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水平连铸同步切割机自动控制的设计与研究
1 绪论 | 第1-16页 |
·水平连铸系统简介 | 第8-9页 |
·目前的发展概况 | 第9-12页 |
·保温炉 | 第10-11页 |
·牵引机 | 第11页 |
·同步切割机 | 第11-12页 |
·压断机 | 第12页 |
·液压系统 | 第12页 |
·电控系统 | 第12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关于同步切割机的控制 | 第13-14页 |
·人机界面-PLC与触摸屏之间的通信 | 第14页 |
·本文完成的内容与成果 | 第14-16页 |
2 同步切割机的部件分析及总体方案 | 第16-26页 |
·同步切割机的主要部件 | 第16-21页 |
·夹紧机构 | 第17-18页 |
·切割系统 | 第18页 |
·进给系统 | 第18-20页 |
·回车系统 | 第20页 |
·液压系统 | 第20-21页 |
·实现自动控制的必要性 | 第21页 |
·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21-25页 |
·PLC的特点 | 第21-22页 |
·PLC与其他工业控制设备的比较 | 第22-25页 |
·总结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同步切割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 | 第26-34页 |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 第26-27页 |
·切割机的液电控制 | 第27-30页 |
·输入输出点数的确定 | 第30-32页 |
·参与控制的器件 | 第30-31页 |
·输入输出点的确定 | 第31-32页 |
·PLC型号的选择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4 控制方案的硬件设计 | 第34-46页 |
·PLC的基本组成 | 第34-35页 |
·PLC的硬件组成 | 第34-35页 |
·PLC的软件系统 | 第35页 |
·C200H PLC的组成 | 第35-37页 |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37-45页 |
·I/O地址分配表 | 第37-39页 |
·PLC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接线图 | 第39-41页 |
·电气元器件的选择 | 第41页 |
·系统的流程图 | 第41-43页 |
·控制方式 | 第43-44页 |
·设计操作台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5 控制方案的软件设计 | 第46-56页 |
·CX-P编程软件 | 第46页 |
·软件设计 | 第46-48页 |
·程序的特点 | 第46-47页 |
·整体程序结构框图 | 第47-48页 |
·手动程序和自动程序设计 | 第48页 |
·梯形图 | 第48-54页 |
·手动工作方式 | 第48-50页 |
·连续工作方式 | 第50-54页 |
·单周期工作方式 | 第54页 |
·总结 | 第54页 |
·控制系统的补充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6 触摸屏菜单设计 | 第56-71页 |
·前言 | 第56页 |
·触摸屏简介及接口 | 第56-57页 |
·组态王简介 | 第57-58页 |
·组态王和下位机的通讯 | 第58-59页 |
·牵引机的功能简介 | 第59页 |
·触摸屏菜单画面的设计 | 第59-70页 |
·起始画面 | 第60页 |
·牵引机主监控画面 | 第60-62页 |
·手动操作按钮图 | 第62-64页 |
·自动转速设定画面 | 第64-66页 |
·手动设置画面 | 第66-67页 |
·时间参数设置画面 | 第67-69页 |
·运行曲线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7 总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建议及设想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