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概述 | 第1-9页 |
|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 第7页 |
| ·本文的结构及研究重点 | 第7-9页 |
| 第二章 EDGE 技术概述 | 第9-19页 |
| ·EDGE 技术原理 | 第9-12页 |
| ·调制技术的革命 | 第9-11页 |
| ·数据重发机制的改进 | 第11-12页 |
| ·EDGE 的特点 | 第12-13页 |
| ·接入业务性能 | 第12页 |
| ·网络建设方面的特点 | 第12-13页 |
| ·EDGE 的承载特点 | 第13-14页 |
| ·分组交换业务的承载者 | 第13页 |
| ·电路交换业务的承载者 | 第13-14页 |
| ·网络实施方面的考虑 | 第14-15页 |
| ·GPRS 向EDGE 的平滑过渡 | 第14页 |
| ·增加的数据速率对传输网络的影响 | 第14页 |
| ·设备支持能力 | 第14-15页 |
| ·EDGE 引入给移动运营商运营带来的影响分析 | 第15-16页 |
| ·EDGE 引入对移动运营商现有GSM 网络的调整 | 第15-16页 |
| ·EDGE 引入对移动运营商GSM 网络规划的影响 | 第16页 |
| ·EDGE 的全球应用及展望 | 第16-17页 |
| ·EDGE 的瓶颈 | 第17-19页 |
| ·巨额的投资让运营商忘而却步 | 第17-18页 |
| ·终端成为另一瓶颈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EDGE 的系统简介 | 第19-27页 |
| ·GPRS 的网络结构 | 第19-27页 |
| ·移动终端(MS) | 第19页 |
| ·基站子系统(BSS) | 第19-23页 |
| ·GPRS 业务支持节点(SGSN) | 第23-24页 |
| ·GPRS 网关支持节点(GGSN) | 第24页 |
| ·GPRS 的网络接口 | 第24-27页 |
| 第四章 天津移动EDGE 网络建设和测试 | 第27-44页 |
| ·现网测试的目的 | 第27-28页 |
| ·在现网上测试EDGE 的意义 | 第27-28页 |
| ·对EDGE 网络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 第28页 |
| ·EDGE 与现网GPRS、UMTS 的关系 | 第28页 |
| ·EDGE 现网测试内容及方法 | 第28-34页 |
| ·测试内容 | 第28页 |
| ·基本功能测试 | 第28页 |
| ·EDGE 性能测试 | 第28页 |
| ·测试工具 | 第28-29页 |
| ·测试内容 | 第29页 |
| ·测试时间安排表 | 第29页 |
| ·实验基站范围 | 第29-30页 |
| ·实验基站所需的硬件改造 | 第30页 |
| ·实验基站需要的配套改造 | 第30页 |
| ·BSC 方案 | 第30页 |
| ·OMC-R 方案 | 第30页 |
| ·核心网方案 | 第30-31页 |
| ·现网测试项目EDGE 功能测试 | 第31-34页 |
| ·天津移动现网测试数据分析 | 第34-44页 |
| ·进行现网测试的小区选择 | 第34-35页 |
| ·测试数据分析 | 第35-44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 致 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