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基础设施的特征及功能作用 | 第8-12页 |
·基础设施的概念 | 第8-9页 |
·基础设施的特征 | 第9-10页 |
·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 | 第10-11页 |
·基础设施的分类 | 第11-12页 |
·投融资体制的概念 | 第12-13页 |
·国外有关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 | 第13-18页 |
·对各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特点的研究 | 第13-17页 |
·对各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的研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现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31页 |
·基础设施的投资情况 | 第20-24页 |
·基础设施投资水平 | 第20-21页 |
·基础设施投资结构 | 第21-22页 |
·现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模式 | 第22-24页 |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三个发展阶段 | 第24-26页 |
·借贷开发阶段 | 第24页 |
·滚动开发阶段 | 第24-25页 |
·全方位融资开发阶段 | 第25-26页 |
·基础设施投资核算方式的变迁 | 第26页 |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政府职能方面 | 第26-27页 |
·行业垄断方面 | 第27页 |
·投资实施方面 | 第27-28页 |
·建设资金拨付方面 | 第28页 |
·融资渠道方面 | 第28页 |
·投资监督方面 | 第28-29页 |
·基础设施产品定价方面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31-40页 |
·项目区分理论 | 第31-37页 |
·项目区分理论的界定 | 第31页 |
·项目区分的内涵与标准 | 第31-37页 |
·运用项目区分理论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作用 | 第37-39页 |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40-44页 |
·根据项目区分理论,确立不同性质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及分工 | 第40页 |
·理顺政府资金渠道,建立稳定的城市建设资金来源 | 第40-41页 |
·规范和完善政府资金的决策和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第41-42页 |
·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立混合经营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 第42页 |
·积极创造条件,广泛采用多种融资方式为基础设施服务 | 第42-43页 |
·加强立法和宏观管理,为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运作方案建议 | 第44-61页 |
·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有基础设施资产的划归方案 | 第44-45页 |
·基础设施新建项目的投资经营方式 | 第45页 |
·调整和完善基础设施产品价格的运作方案 | 第45-47页 |
·项目融资方案 | 第47-49页 |
·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的引资方案 | 第49-50页 |
·积极拓展民间直接投资方案 | 第50-54页 |
·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使民间资本直接参与建设 | 第50-51页 |
·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引入民间资本 | 第51-52页 |
·启动民营企业,促进储蓄转化 | 第52-54页 |
·鼓励社会投资主体投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优惠政策方案 | 第54-55页 |
·土地使用优惠政策 | 第54页 |
·税收优惠政策 | 第54-55页 |
·价格补偿优惠政策 | 第55页 |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方案 | 第55-61页 |
·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程序 | 第55-56页 |
·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体制 | 第56-57页 |
·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过程控制约束机制 | 第57页 |
·实行项目管理招投标制 | 第57-58页 |
·积极推行项目代建制 | 第58页 |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程序 | 第58-59页 |
·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方案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 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