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接壤地区LUCC过程驱动力及情景推断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8-22页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国际动向 | 第8-13页 |
·国内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焦点及趋势 | 第14-20页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研究 | 第14-17页 |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17-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0-22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2-31页 |
·自然条件 | 第22-26页 |
·气候条件 | 第22-25页 |
·地貌条件 | 第25页 |
·土壤条件 | 第25-26页 |
·矿产资源 | 第26页 |
·社会经济背景 | 第26-28页 |
·工业发展水平 | 第26-27页 |
·农业发展水平 | 第27页 |
·人口状况 | 第27-28页 |
·存在问题与约束 | 第28-31页 |
·土地利用方式 | 第28页 |
·土地利用结构 | 第28-31页 |
3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动态分析 | 第31-56页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数据准备 | 第31-37页 |
·遥感图像解译 | 第31-35页 |
·解译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研究区两期土地利用图 | 第35-37页 |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 | 第37-43页 |
·耕地 | 第37-38页 |
·草地 | 第38-40页 |
·林地 | 第40-41页 |
·未利用地(沙地为主) | 第41-42页 |
·城镇、工矿、居民地等 | 第42-43页 |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分析 | 第43-50页 |
·转换矩阵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动态变化模型分析 | 第44-50页 |
·脆弱生态区景观评价 | 第50-56页 |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第52-54页 |
·区域景观演化过程分析 | 第54-56页 |
4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6-67页 |
·驱动因子数据库开发 | 第56页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状况数据库 | 第56页 |
·经济与人口数据库 | 第56页 |
·自然与人类活动数据库 | 第56页 |
·区域LUCC驱动力系统结构 | 第56-57页 |
·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 第57-62页 |
·资料准备 | 第58页 |
·数据指标的初步提取 | 第58-60页 |
·运行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驱动力机制分析 | 第62-67页 |
·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62-64页 |
·政策与政府行为 | 第64-65页 |
·个体利益驱使下个体开发行为 | 第65-67页 |
5 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推断与响应 | 第67-71页 |
·未来土地利用格局预测 | 第67-68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响应 | 第68-71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