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全文缩写 | 第10-13页 |
序论 | 第13-16页 |
第一章 非病毒载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基因复合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16-2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6-17页 |
·仪器 | 第16-17页 |
·试剂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PBAE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17-18页 |
·PBAE基因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 第18页 |
·CP基因复合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 | 第18页 |
·SD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第18-19页 |
·SD基因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 第19页 |
·SD基因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 第1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9-23页 |
·PBAE化学合成的H-NMR表征 | 第19-21页 |
·SD材料的合成表征 | 第21-22页 |
·SD/DNA复合纳米粒粒径考察 | 第22-23页 |
·SD/DNA形态学评价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非病毒载体材料基因复合纳米粒对树突状细胞转染的体外评价 | 第24-4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仪器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DC制备与鉴定 | 第25-26页 |
·PBAE转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26页 |
·PBAE转染DC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26页 |
·CP/DNA与SD/DNA转染DC细胞毒性考察 | 第26页 |
·PBAE转染细胞株虫荧光素酶转染效率检测 | 第26-27页 |
·PBAE转染MSCs虫荧光素酶转染效率检测 | 第27页 |
·PBAE/DNA转染细胞株入核情况 | 第27页 |
·PBAE/DNA转染DC入核考察 | 第27-28页 |
·CP/DNA与SD/DNA转染DC入核考察 | 第28页 |
·三种载体携载EGFP质粒转染DC效果考察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40页 |
·DC制备与鉴定 | 第29-31页 |
·PBAE/DNA转染肿瘤细胞及DC的毒性考察 | 第31-32页 |
·CP/DNA和SD/DNA转染DC的毒性考察 | 第32-33页 |
·PBAE载体对肿瘤细胞株转染效率考察 | 第33-34页 |
·PBAE/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复合物于MSC转染效率的考察 | 第34页 |
·PBAE载体于HeLa细胞携载基因入核观察 | 第34-36页 |
·PBAE/DNA转染DC入核考察 | 第36-37页 |
·CP/DNA与SD/DNA入核考察 | 第37-38页 |
·三种载体携载EGFP质粒转染DC效果考察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携载治疗基因的复合纳米粒转染树突状细胞及其体内抑瘤评价 | 第41-5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1-42页 |
·仪器 | 第41页 |
·试剂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携载治疗基因的复合纳米粒的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体内抑瘤评价 | 第42页 |
·经SD/CCR7复合纳米粒转染DC体外迁移能力考察 | 第42页 |
·经SD/CCR7复合纳米粒转染DC体内迁移能力考察 | 第42-43页 |
·SD/DNA转染DC入胞机制考察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携载治疗基因的复合纳米粒的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体内抑瘤评价 | 第43-48页 |
·经SD/CCR7复合纳米粒转染DC体外迁移能力考察 | 第48-49页 |
·经SD/CCR7复合纳米粒转染DC体内迁移能力考察 | 第49-50页 |
·SD/DNA转染DC入胞机制考察 | 第50-51页 |
·全文总结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综述 | 第57-87页 |
Reference | 第76-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
发表文章 | 第87页 |
专利受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