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启示
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行为金融理论的形成 | 第10-14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起源 | 第10-11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萌芽时期 | 第11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形成时期 | 第11-12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阶段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理论分支及其内容 | 第14-37页 |
·资本市场上的异象概述 | 第14-20页 |
·资产和证券回报的可预测性 | 第14-18页 |
·基于价格和基本价值测量尺度的回报的可预测性 | 第14-15页 |
·基于过去回报的可预测性 | 第15-16页 |
·小公司和规模效应 | 第16页 |
·期间效应 | 第16页 |
·基于公众信息事件的可预测性 | 第16-18页 |
·基于情绪变量的可预测性 | 第18页 |
·证券价格的过度波动性 | 第18页 |
·过度交易量 | 第18-19页 |
·股权溢价之谜 | 第19页 |
·股价长期偏离基本价值 | 第19-20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0-37页 |
·基于行为心理偏差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1-34页 |
·对认知偏差的描述 | 第21-25页 |
(1) 锚定理论 | 第21-23页 |
(2) 启发性法则 | 第23-25页 |
·对动机偏差的描述 | 第25-34页 |
(1) 过度自信理论 | 第25-29页 |
(2) 损失厌恶理论 | 第29-33页 |
(3) 模糊厌恶理论 | 第33-34页 |
(4) 关于情绪的理论 | 第34页 |
·套利限制分析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行为金融理论对经典资本市场理论的扬弃 | 第37-60页 |
·理论基础的变革 | 第38-54页 |
·理论前提的改造 | 第38-45页 |
·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摒弃 | 第39-42页 |
·对完全竞争假设的否定 | 第42页 |
·对完全信息假设的抛弃 | 第42-43页 |
·对市场的有效性的批判 | 第43-45页 |
·理论内容的革新 | 第45-54页 |
·对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发展 | 第45-47页 |
·对资产价格决定的新解 | 第47-49页 |
·对套利均衡的超越 | 第49-50页 |
·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实际投资决策过程的揭示 | 第50-52页 |
·对投资策略的新观点 | 第52-54页 |
·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创新 | 第54-56页 |
·研究对象的扩展 | 第56-57页 |
·行为金融理论对经典资本市场理论的传承 | 第57-60页 |
第四章 行为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局限 | 第60-66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贡献 | 第60-63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局限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第63-66页 |
第五章 行为金融理论的启示和借鉴 | 第66-70页 |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 第66-67页 |
·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67-68页 |
·启示和借鉴 | 第68-70页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70-8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