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前言 | 第6-7页 |
一、 滥用职权罪的立法沿革与现状 | 第7-11页 |
(一) 我国历史上关于滥用职权罪的立法 | 第7-8页 |
(二) 新中国有关滥用职权罪的立法 | 第8-11页 |
二、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特征 | 第11-29页 |
(一) 滥用职权罪的客体特征 | 第11-12页 |
(二) 滥用职权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 第12-18页 |
1 行为人实施了滥用职权行为 | 第13-15页 |
2 行为人的滥用职权行为给公共财产、国家或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 第15-18页 |
3 行为人的滥用职权行为与所造成的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18页 |
(三)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特征 | 第18-25页 |
1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18-21页 |
2 几种特殊人员的认定 | 第21-24页 |
3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其它公职人员的关系 | 第24-25页 |
(四) 滥用职权罪主观方面的特征 | 第25-26页 |
(五) 滥用职权罪的追诉时效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 第26-29页 |
三、 滥用职权罪的司法认定 | 第29-34页 |
(一) 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29-31页 |
1 滥用职权罪与一般滥用职权行为的界限 | 第29-30页 |
2 滥用职权罪与官僚主义作风的界限 | 第30页 |
3 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的认定 | 第30-31页 |
(二) 滥用职权罪与滥用职权性质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 第31-32页 |
1 滥用职权罪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所规定的其它滥用职权性质犯罪的界限 | 第31-32页 |
2 滥用职权罪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有关滥用职权性质犯罪的界限 | 第32页 |
(三)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 第32-33页 |
(四) 滥用职权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 | 第33页 |
(五) 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 第33-34页 |
四、 滥用职权罪的立法完善 | 第34-40页 |
(一) 将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分列 | 第35-37页 |
(二) 采用叙明罪状,明确滥用职权罪的特征 | 第37页 |
(三) 扩大滥用职权罪的主体范围,将其修改为国家工作人员 | 第37-38页 |
(四) 适当强化法定刑,增设财产刑和资格刑 | 第38-40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0-41页 |
附录(发表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