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公司治理之探讨
封面 | 第1-2页 |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第2-3页 |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动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0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10-11页 |
·研究架构 | 第11-12页 |
2 文献探讨 | 第12-31页 |
·公司治理 | 第12-22页 |
·OECD对公司治理所下定义 | 第12-17页 |
·世界银行公司治理架构 | 第17-22页 |
·代理理论 | 第22-25页 |
·委託代理关係的产生 | 第22页 |
·代理问题产生原因 | 第22-23页 |
·代理成本的内容 | 第23-24页 |
·代理问题之解决方法 | 第24-25页 |
·董事会机制 | 第25-31页 |
·董事会之角色与功能 | 第25-27页 |
·董事会之组成与特性 | 第27-31页 |
3 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 第31-49页 |
·美国之治理结构 | 第31-37页 |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之特徵 | 第31-33页 |
·強化独立董事与稽核委员会职能之新规定 | 第33-37页 |
·德国之治理结构 | 第37-40页 |
·独立之监督机关 | 第38页 |
·重视利害关係人之权益 | 第38-39页 |
·银行主导公司事务 | 第39-40页 |
·职工叁与决定制 | 第40页 |
·日本之治理结构 | 第40-44页 |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之特徵 | 第41-43页 |
·日本监察人制度之沿革及检讨 | 第43-44页 |
·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整理比较及启示 | 第44-49页 |
·各国治理结构特点比较 | 第47-48页 |
·各国模式对台湾的启示 | 第48-49页 |
4 个案研究 | 第49-58页 |
·国产汽车掏空公司资产案 | 第49-52页 |
·案情简介 | 第49页 |
·公司治理结构 | 第49-50页 |
·典型之代理问题 | 第50-51页 |
·本案责任探讨 | 第51-52页 |
·财务危机公司彙总探讨 | 第52-58页 |
·财务危机与公司治理关系 | 第54-55页 |
·财务危机公司之公司治理因素特质探讨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5 台湾地区公司治理现況及近期发展焦点 | 第58-89页 |
·台湾地区公司治理的缺失 | 第59-66页 |
·内部治理机制之缺失 | 第59-62页 |
·公共与市场治理机制之缺失 | 第62-65页 |
·其他民间团体之缺失 | 第65-66页 |
·未来发展方向 | 第66-72页 |
·继续強化公司治理制度基础工程 | 第66-68页 |
·导入公司治理创新制度措施 | 第68-72页 |
·独立董事制度之探讨 | 第72-83页 |
·独立董事与监察人职权比较 | 第73-75页 |
·引进独立董事或维持监察人制度之看法 | 第75-79页 |
·自发性聘任独立董事之调查 | 第79-82页 |
·治理制度之抉择 | 第82-83页 |
·上市上柜公司治理实务守则 | 第83-89页 |
·公司治理实务守则之目的 | 第83-84页 |
·公司治理实务守则之要点 | 第84-85页 |
·公司治理实务守则之特色 | 第85-87页 |
·公司治理实务守则之检讨 | 第87-88页 |
·结语 | 第88-89页 |
6 结论 | 第89-91页 |
·研究彙总 | 第89-90页 |
·结语 | 第90-91页 |
叁考文献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