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页 |
一、 朱熹书院教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8-11页 |
(一) 朱熹书院教学思想来源的文化和物质基础 | 第8-9页 |
(二) 朱熹书院教学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 | 第9-11页 |
(三) 朱熹书院教学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 | 第11页 |
二、 书院教学目的 | 第11-13页 |
三、 朱熹书院教学的内容 | 第13-15页 |
四、 朱熹书院教学的特点 | 第15-30页 |
(一) 以教师讲解为主导,以启发学生“致思”为目的 | 第15-18页 |
(二)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治学方法 | 第18-20页 |
(三)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 | 第20-22页 |
(四) 重视从细微之处进行严格的道德训练 | 第22-26页 |
(五) 崇道敬业、提倡师生切磋问难 | 第26-28页 |
(六) 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 第28-30页 |
五、 朱熹书院教学思想的影响及启示 | 第30-36页 |
(一) 朱熹教育思想作为官方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 | 第30-32页 |
(二) 朱熹书院教学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32-34页 |
(三) 朱熹书院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的启发和借鉴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