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言 | 第10-37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学校体育运动安全 | 第10页 |
·黑龙江省学校体育的地域特征特点 | 第10-11页 |
·青少年学生冰雪运动安全问题 | 第11-12页 |
·冰雪运动安全问题对冰雪运动发展的影响 | 第12页 |
·运动风险与冰雪运动安全 | 第12页 |
·小结 | 第1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 第13-24页 |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14-17页 |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运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 第16页 |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运动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任务及其进展 | 第17-22页 |
·运动风险识别(风险致因)研究 | 第17-20页 |
·运动风险评估研究 | 第20-21页 |
·运动风险应对研究 | 第21-22页 |
·运动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32页 |
·运动风险基本理论 | 第24-32页 |
·运动风险概念 | 第24-30页 |
·运动风险概念的剖析与界定 | 第25-27页 |
·相关学者研究 | 第25页 |
·运动和风险的剖析 | 第25-26页 |
·运动安全和运动目标的剖析 | 第26-27页 |
·运动风险的界定 | 第27页 |
·运动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27-30页 |
·运动风险的内涵 | 第27-29页 |
·运动风险的外延 | 第29-30页 |
·“运动风险”、“运动损伤”及“运动伤害”之间的关系 | 第30-32页 |
·“运动风险”、“运动损伤”及“运动伤害”的共性 | 第30-31页 |
·“运动风险”、“运动损伤”及“运动伤害”的差异 | 第31页 |
·“运动风险”、“运动损伤”及“运动伤害”的关联 | 第31-32页 |
·冰雪运动风险基本理论 | 第32页 |
·冰雪运动风险概念的界定 | 第32页 |
·冰雪运动概念的界定 | 第32页 |
·冰雪运动风险概念的界定 | 第32页 |
·“冰雪运动风险评估”概念的界定 | 第32页 |
·评估基于的理论方法 | 第32-37页 |
·层次分析法理论 | 第32-35页 |
·帕累托分析法 | 第35-37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7-42页 |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37页 |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研究范围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4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37页 |
·调查法 | 第37-4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37-41页 |
·调查对象 | 第37-38页 |
·调查问卷 | 第38-41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38-39页 |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9-40页 |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 第40-41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41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41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1页 |
·帕累托分析法 | 第41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72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现状分析 | 第42-52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现状 | 第42-44页 |
·开展现状 | 第42-43页 |
·开展项目 | 第43页 |
·组织形式 | 第43-44页 |
·社会环境 | 第44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伤害现状 | 第44-49页 |
·运动损伤 | 第45-47页 |
·运动损伤的种类 | 第45-46页 |
·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 | 第46页 |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 第46-47页 |
·休克和猝死 | 第47-48页 |
·运动性病症 | 第48页 |
·冰雪运动伤害的危害 | 第48-49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影响因素 | 第49-51页 |
·运动环境 | 第49页 |
·体育安全教育 | 第49-50页 |
·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 第50页 |
·青少年学生体育安全行为 | 第50页 |
·青少年学生体质情况 | 第50页 |
·教师安全教学行为 | 第50-51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安全预防现况 | 第51页 |
·冰雪运动安全教学措施 | 第51页 |
·学校冰雪运动安全教育策略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风险识别 | 第52-55页 |
·运动风险识别的理论与方法 | 第52-53页 |
·运动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 | 第52页 |
·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 第52-53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风险源 | 第53-54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风险致因识别 | 第54-55页 |
·环境风险 | 第54-55页 |
·天气因素 | 第54页 |
·场地条件 | 第54页 |
·器材因素 | 第54-55页 |
·人为风险 | 第55页 |
·自体因素 | 第55页 |
·异体因素 | 第55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风险评估 | 第55-68页 |
·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 第55-56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风险评估方法 | 第56-61页 |
·风险评估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第56页 |
·冰雪运动风险评估指标的建立 | 第56-58页 |
·冰雪运动风险评估指标建立过程 | 第56-57页 |
·冰雪运动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第57-58页 |
·冰雪运动风险评估指标的确立 | 第58页 |
·冰雪运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评估程序与步骤 | 第58页 |
·冰雪运动风险评估风险量的确定 | 第58-59页 |
·权重计算方法 | 第59-60页 |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层次分析法的算法 | 第60页 |
·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 | 第60页 |
·运动风险评估结果表现形式的确定 | 第60-61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 第61-68页 |
·速滑项目风险评估 | 第61-63页 |
·可能性指标 | 第61页 |
·不可控性指标 | 第61页 |
·严重性指标 | 第61-62页 |
·项目风险综合分析 | 第62-63页 |
·冰球项目风险评估 | 第63-65页 |
·可能性指标 | 第63页 |
·不可控性指标 | 第63-64页 |
·严重性指标 | 第64页 |
·项目风险综合分析 | 第64-65页 |
·高山滑雪项目风险评估 | 第65-68页 |
·可能性指标 | 第65-66页 |
·不可控性指标 | 第66页 |
·严重性指标 | 第66页 |
·项目风险综合分析 | 第66-68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策略 | 第68-72页 |
·加强冰雪运动安全宣传教育 | 第68-69页 |
·针对青少年学生 | 第68-69页 |
·针对体育教师 | 第69页 |
·针对学校体育管理者 | 第69页 |
·针对青少年学生家长 | 第69页 |
·完善冰雪运动安全制度 | 第69-70页 |
·建立冰雪运动风险预警机制 | 第70页 |
·加大对冰雪运动环境的监管力度 | 第70页 |
·树立冰雪运动风险防范理念 | 第70-72页 |
4 结论 | 第72-74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现状 | 第72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风险识别 | 第72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风险评估 | 第72页 |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策略 | 第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5 致谢 | 第74-7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7 附件 | 第79-117页 |
附件 1 | 第79-83页 |
附件 2 | 第83-86页 |
附件 3 | 第86-90页 |
附件 4 | 第90-98页 |
附件 5 | 第98-104页 |
附件 6 | 第104-106页 |
附件 7 | 第106-108页 |
附件 8 | 第108-113页 |
附件 9 | 第113-116页 |
附件 10 | 第116-117页 |
8 个人资料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