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困境及出路 | 第1-18页 |
| ·困境的诊断 | 第10-12页 |
| ·立场的确立 | 第12-14页 |
| ·方法的寻求 | 第14-18页 |
| 上篇 文艺意识形态性质及功能诸论 | 第18-67页 |
| 1 文艺意识形态性质诸论 | 第19-50页 |
| ·卢卡契:总体论及一个疑问 | 第19-25页 |
| ·总体论 | 第19-22页 |
| ·一个疑问:“现实主义的胜利”观 | 第22-25页 |
| ·巴赫金:文艺学隶属于意识形态科学论 | 第25-33页 |
| ·意识形态科学的一般原理 | 第26-30页 |
| ·隶属于意识形态科学的文艺学的一般原理 | 第30-33页 |
| ·阿尔都塞、马歇雷:“离心”论 | 第33-45页 |
|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 第34-39页 |
| ·马歇雷: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离心结构 | 第39-45页 |
| ·伊格尔顿:“生产”论 | 第45-50页 |
| 2 文艺意识形态功能诸论 | 第50-67页 |
| ·本雅明:技巧(术)政治论 | 第50-54页 |
| ·马尔库塞:审美革命论 | 第54-58页 |
| ·萨特:“介入”论 | 第58-67页 |
| ·“介入”之为写作的本质:写作便是揭露和改变 | 第60-62页 |
| ·“介入”之为作品的存在:作品实现于以自由召唤自由的过程 | 第62-64页 |
| ·“介入”之为写作的立场:不同时代的写作服务于不同的读者群 | 第64-67页 |
| 下篇 文艺意识形态批评诸种方法及实践 | 第67-186页 |
| 1 (作者)世界观批评:卢卡契、萨特、巴赫金(上) | 第68-103页 |
| ·卢卡契:总体意识批评 | 第68-78页 |
| ·早期文学批评的简要回顾 | 第69-72页 |
| ·自然主义文学批判 | 第72-78页 |
| ·萨特:“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 第78-93页 |
| ·“存在的精神分析法”之一个方面的运用:世界观对风格的阐释 | 第78-85页 |
| ·“存在的精神分析法”之发展和完善:“逆退-渐进法” | 第85-93页 |
| ·巴赫金(上):“复调”批评 | 第93-103页 |
| ·陀氏的“复调型”小说及其成因:确立陀氏诗学研究的出发点 | 第94-98页 |
| ·陀氏的人道主义思想与其“复调型”小说之基本特征的关系 | 第98-103页 |
| 2 阶级(层)或集团意识批评 | 第103-168页 |
| ·巴赫金(下):“狂欢化”批评 | 第103-113页 |
| ·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蕴含的世界感受-“怪诞现实主义” | 第103-108页 |
| ·“怪诞现实主义”与拉伯雷之创作的关系 | 第108-113页 |
| ·阿多诺:否定的批评 | 第113-125页 |
| ·大众文化批判 | 第114-120页 |
| ·现代艺术阐释 | 第120-125页 |
| ·戈德曼:“发生学结构主义”方法 | 第125-136页 |
| ·“发生学结构主义”方法的内涵及策略 | 第126-131页 |
| ·“发生学结构主义”方法的实践:拉辛戏剧研究 | 第131-136页 |
|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批评--对近现代美学的一次全新考察 | 第136-168页 |
| ·十八世纪美学意识形态 | 第138-144页 |
| ·十九世纪美学意识形态 | 第144-156页 |
| ·二十世纪美学意识形态 | 第156-168页 |
| 3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学说--一次批判中的理论重建 | 第168-186页 |
| ·一种反超验的新阐释学的提出:“政治无意识”学说 | 第168-170页 |
| ·为“总体性”辩护-对阿尔都塞学派反传统阐释及相关问题的回应 | 第170-178页 |
| ·对近代阐释学的批判 | 第178-180页 |
| ·阐释的重建:阐释的三个视域 | 第180-186页 |
| 结语: 伦理激情与知识欲望 | 第186-1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9-195页 |
| 后记 | 第195-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