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概况 | 第8-11页 |
(一)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8-9页 |
1、 宪法依据 | 第8-9页 |
2、 法律、司法解释依据 | 第9页 |
(二)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原则和方法 | 第9-11页 |
1、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原则 | 第9-11页 |
2、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方法 | 第11页 |
二 中外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比较 | 第11-20页 |
(一)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指导理念 | 第11-13页 |
1、 国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认识及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指导理念 | 第11页 |
2、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认识及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指导理念 | 第11-13页 |
(二) 关于少年法及独立的司法组织机构问题 | 第13-15页 |
1、 国外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立法及组织机构 | 第14-15页 |
2、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立法及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组织机构 | 第15页 |
(三) 关于少年法庭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 | 第15-16页 |
1、 国外少年法庭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 | 第15-16页 |
2、 我国少年法庭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 | 第16页 |
(四)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方式 | 第16-17页 |
(五)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 | 第17-18页 |
(六) 关于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处置方式 | 第18-20页 |
三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一)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指导理念 | 第20页 |
(二)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实体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1、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规定过于原则、笼统 | 第20页 |
2、 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规定偏低 | 第20-21页 |
3、 对未成年人适用刑种的规定不尽合理 | 第21-23页 |
4、 对某些刚满18周岁的犯罪人量刑畸重 | 第23页 |
5、对未成年人宣告缓刑过少 | 第23-24页 |
6、 对“非行少年”的处置方式尚未完善 | 第24页 |
(三)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1、 未成年人的指定辩护权缺乏国家保障 | 第24页 |
2、 不公开审理与公开宣判的矛盾 | 第24-25页 |
3、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过少、条件过严 | 第25页 |
4、 人民陪审员法律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陪而不审、合而不议” | 第25页 |
5、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案件同案起诉与审理易出现罪刑失衡 | 第25-26页 |
四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完善 | 第26-29页 |
(一) 制订一部未成年人法 | 第26页 |
(二) 设立少年法院 | 第26-27页 |
(三) 设置未成年被告人公益劳动制度等非刑罚处置方法,为“非行少年”设立“再教育中心” | 第27页 |
(四) 建立前科消灭制度和销毁罪错档案制度 | 第27页 |
(五) 对未成年人刑事实体法的完善 | 第27-28页 |
(六) 对未成年人刑事程序法的完善 | 第28-29页 |
(七) 加强未成年人法学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