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产品论文

星形聚丁二烯合成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1 氯代烷偶联法第10-11页
 1.2 二乙烯基苯偶联法第11页
 1.3 引发二乙烯基苯增长法第11页
 1.4 聚醋酸乙烯脂(P-VAc)偶联法第11-12页
 1.5 引发二乙烯基苯-苯乙烯微胶增长法第12页
 1.6 非等臂长星形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2-13页
 1.7 活性自由基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星形聚合物的表征第14-21页
 2.1 支化理论及支化度第14-16页
 2.2 光散射实验与特性粘度第16-17页
 2.3 星形聚合物的粘弹性第17-19页
 2.4 零剪切稳态柔量第19-21页
第三章 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第21-31页
 3.1 原料规格及来源第21-22页
  3.1.1 丁二烯单体第21页
  3.1.2 己烷第21-22页
  3.1.3 引发剂第22页
  3.1.4 结构调节剂第22页
  3.1.5 连结剂第22页
  3.1.6 2-乙烯基吡啶第22页
  3.1.7 氮气(精氮)第22页
 3.2 原料的控制分析及聚合物的测试第22-24页
  3.2.1 仪器和试剂第22-23页
  3.2.2 聚合物的测试第23-24页
   3.2.2.1 红外光谱测试第23页
   3.2.2.2 数均分子量和支化度测定第23-24页
   3.2.2.3 特性粘度的测定第24页
 3.3 主要设备结构第24页
 3.4 工艺条件的确定第24-28页
  3.4.1 引发剂的选择。第24页
  3.4.2 溶剂的选择第24-25页
  3.4.3 极性添加剂对聚丁二烯橡胶微观结构影响第25页
  3.4.4 聚合温度与单体浓度第25-26页
  3.4.5 分子量控制第26页
  3.4.6 星形聚丁二烯合成、冷流的改善第26-27页
  3.4.7 活性聚合物终止和后处理第27-28页
 3.5 实验方法及流程简述第28页
  3.5.1 小试第28页
  3.5.2 模试和中试第28页
 3.6 工艺配方及控制指标第28-31页
  3.6.1 聚合反应工艺参数及配比第28-29页
  3.6.2 连接反应主要工艺参数第29页
  3.6.3 推荐模试、中试及工业装置工艺参数第29-31页
第四章 聚合表观反应动力学研究第31-43页
 4.1 转化率与时间关系第31-34页
 4.2 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第34-35页
 4.3 聚合反应过程中热现象与传热系数第35-36页
 4.4 聚合物溶液动力粘度及流变性研究第36-38页
 4.5 传热系数放大关系的确定第38页
 4.6 “非等温”间歇反应釜模拟放大第38-43页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第43-56页
 5.1 丁基锂体系丁二烯聚合及微观链结构调节第43-44页
 5.2 分子量设计第44-47页
  5.2.1 杂质对分子量的影响第44-45页
  5.2.2 体系外滴定法第45页
  5.2.3 直线外推法第45-47页
  5.2.4 分子量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比较第47页
 5.3 结构调节剂四氢呋喃用量对微观结构影响第47-48页
 5.4 温度对微观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5.5 特性粘数与连结效率的关系第49页
 5.6 零剪切粘度与结构的关系第49-53页
 5.7 稳态柔量与结构的关系第53-54页
 5.8 连结剂用量对连结效率、[η]的影响第54-56页
第六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符号说明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油电脱盐脱水装置优化操作研究
下一篇:基于LON现场总线技术电力参数实时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