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0页 |
导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第10-16页 |
三、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19-31页 |
第一节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9-25页 |
一、中小企业概念及划分标准 | 第19-21页 |
二、中小企业经济地位的变迁 | 第21-23页 |
三、中小企业的作用与贡献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 第25-31页 |
一、融资瓶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 第26-27页 |
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状况 | 第27页 |
三、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状况 | 第27-28页 |
四、中小企业其他融资状况分析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第31-57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第31-35页 |
一、缺少为中小企业直接服务的金融机构 | 第32-33页 |
二、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 第33-34页 |
三、缺乏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应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35-45页 |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 第35-38页 |
二、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 第38-40页 |
三、政府及社会融资服务方面的原因 | 第40-45页 |
第三节 境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借鉴 | 第45-57页 |
一、境外中小企业融资比较 | 第45-52页 |
二、境外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践经验 | 第52-55页 |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 | 第55-57页 |
第三章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 第57-74页 |
第一节 完善银行业有关中小企业信贷政策 | 第57-60页 |
一、完善指导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政策 | 第57-58页 |
二、制定中小企业授信划分标准’ | 第58-59页 |
三、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分类标准 | 第59页 |
四、制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 第59-60页 |
第二节 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创造条件 | 第60-64页 |
一、指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 第60-61页 |
二、建立地方专业性中小企业银行 | 第61-62页 |
三、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制度 | 第62-63页 |
四、助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 第63页 |
五、创造条件发行中小企业债券 | 第63-64页 |
第三节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 第64-67页 |
一、完善信用担保及再担保机构 | 第65页 |
二、加快以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的担保体系建设 | 第65-67页 |
第四节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 | 第67-70页 |
一、关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 | 第67-68页 |
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货币政策 | 第68-69页 |
三、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 | 第69-70页 |
第五节 加快制定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 第70-71页 |
一、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70页 |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监管机制 | 第70-71页 |
三、加强中小企业行业内部自律监管 | 第71页 |
第六节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征信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 | 第71-74页 |
一、加快征信立法,形成有法可依的中小企业征信市场 | 第71-72页 |
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体系和信用档案库 | 第72页 |
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登记、信用评价、风险预警、风险管理等企业信用评价机构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