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页 |
第一章 外资银行经营风险及其监管概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外资银行 | 第9-10页 |
第二节 外资银行的风险 | 第10-12页 |
一、外资银行风险的内涵及产生 | 第10-11页 |
二、外资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 | 第12-16页 |
一、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及其主要措施 | 第12-13页 |
二、外资银行风险监管 | 第13-14页 |
三、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外资银行经营现状 | 第16-21页 |
第一节 资产、存贷款余额和分支机构不断增加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业务分布地域不断扩张 | 第17页 |
第三节 个别地区和业务影响巨大 | 第17-18页 |
第四节 2006 年后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我国外资银行经营风险及相应监管之现状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我国外资银行引进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 第21-25页 |
第二节 我国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的国内法律规范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过渡期后我国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法制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 第26-33页 |
一、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相关的金融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 第27-28页 |
二、外资银行监管机构的设置和监管协调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三、监管机构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29页 |
四、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手段不足 | 第29-30页 |
五、监督检查措施的协调性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六、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辅助措施不够完善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完善对我国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管 | 第33-44页 |
第一节 我国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法制的完善 | 第33-36页 |
一、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相关的金融法律体系 | 第33-34页 |
二、完善《外资管理银行管理条例》的与经营风险监管相关的立法内容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完善外资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和监管合作机制 | 第36-39页 |
一、完善外资银行监督管理机构 | 第36-37页 |
二、完善监管合作机制 | 第37-38页 |
三、积极应对外资银行混业经营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完善外资银行经营活动的具体立法 | 第39-43页 |
一、制定风险监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建立经营风险监管的专门机构. | 第39页 |
二、建立外资银行经营风险预警机制 | 第39-40页 |
三、对现有经营风险监管的技术规范加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 第40-41页 |
四、进一步完善对外资银行的检查和评价制度 | 第41-42页 |
五、建立健全外资银行辅助监管机制 | 第42-43页 |
六、建立外资银行危机处理机制 | 第43页 |
第四节 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