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一、理论回顾 | 第14-2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2-2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第27-30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8页 |
三、本文的难点、创新、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0-35页 |
第一节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相关概念 | 第30-33页 |
一、可贸易金融服务的范围 | 第30页 |
二、国际金融服务的提供 | 第30-32页 |
三、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统计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竞争力相关概念 | 第33-34页 |
一、竞争力 | 第33页 |
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我国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35-45页 |
第一节 跨境交付总体现状 | 第35-40页 |
一、我国跨境交付金融服务贸易的总体现状 | 第35-37页 |
二、我国跨境交付金融服务贸易的特征分析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 第40-43页 |
一、我国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40-43页 |
二、中资银行国外资产规模和机构数量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 第45-57页 |
第一节 统计指标分析 | 第45-47页 |
一、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标 | 第45页 |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第45-46页 |
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 第46-47页 |
四、产业内贸易指数(B) | 第47页 |
第二节 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第三节 中国金融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 第49-56页 |
一、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金融体系竞争力指标 | 第49-51页 |
二、中国金融体系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 第51-52页 |
三、中国金融体系竞争力现状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57-64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57-58页 |
一、现代金融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 第57页 |
二、现代金融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 第57页 |
三、现代金融业还是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 | 第57-58页 |
四、现代金融服务贸易具有很强的产业内贸易性质 | 第58页 |
第二节 变量选择 | 第58-59页 |
一、人力资本(Lab) | 第58-59页 |
二、金融部门开放度(ODFD) | 第59页 |
三、规模经济(SE) | 第59页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第59-63页 |
一、建立模型 | 第59-60页 |
二、样本和数据选择 | 第60-61页 |
三、回归分析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64-68页 |
一、推进对外开放,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 | 第64页 |
二、大力培养金融人才 | 第64-65页 |
三、全面贯彻“走出去”战略,鼓励银行业向外发展 | 第65-66页 |
四、建立政府协调机制,提高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意识 | 第66页 |
五、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统计工作 | 第66-67页 |
六、建立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