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新型永磁电机的设计、分析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9页
   ·永磁电机及其分类第17-20页
     ·永磁电机的发展及应用第17-18页
     ·永磁电机的分类第18-20页
   ·永磁材料的性能及种类第20-24页
     ·永磁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第20-21页
     ·永磁材料的种类第21-24页
   ·永磁电机的控制方法第24-28页
     ·矢量变换控制第24-25页
     ·直接转矩控制第25-28页
   ·永磁电机在石油开采业中的应用第28-31页
     ·传统抽油机的使用现状第28-29页
     ·永磁电机在节能抽油机中的应用第29-30页
     ·复式永磁电机及直驱式抽油机结构的提出第30-31页
   ·永磁电励混合励磁直线同步电机与磁浮交通系统第31-34页
     ·永磁电励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第31-32页
     ·磁浮交通系统及HELSM的研究现况第32-34页
   ·课题背景、意义与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4-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二章 复式永磁电机的设计方法与性能研究第39-74页
   ·复式永磁电机的结构和设计原则第39-40页
   ·复式永磁电机的电磁设计第40-54页
     ·基本电磁关系式的推导第40-49页
     ·电机参数的主要设计步骤第49-50页
     ·试验样机的设计计算第50-54页
   ·复式永磁电机的工作特性第54-58页
   ·复式永磁电机的机械结构设计第58-67页
     ·样机的结构设计第58-62页
     ·机械强度与刚度核算第62-67页
   ·复式永磁电机的温升计算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三章 复式永磁电机磁场的有限元分析与参数优选第74-101页
   ·永磁电机磁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第74-77页
     ·永磁磁场的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第74-75页
     ·三维矢量磁位有限元法第75-77页
   ·复式永磁电机磁场的有限元分析第77-81页
     ·Maxwell 3D/2D软件及复式永磁电机建模第77-79页
     ·空载时的磁场分析第79-80页
     ·负载时的磁场分析与转矩对比第80-81页
   ·削弱复式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方法研究第81-88页
     ·基于能量法的齿槽转矩解析分析第81-84页
     ·改变极弧系数对齿槽转矩削弱效果的对比分析第84-86页
     ·斜磁极对齿槽转矩削弱效果的对比分析第86-88页
   ·电机参数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及其优选第88-98页
     ·定子叠厚对输出转矩的影响及优选第88-90页
     ·气隙长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及优选第90-94页
     ·永磁体磁化方向长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及优选第94-97页
     ·极弧系数的优选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1页
第四章 复式永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第101-125页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和控制策略第101-107页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101-104页
     ·矢量控制的几种策略第104-107页
   ·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第107-113页
     ·主要器件介绍第107-110页
     ·硬件电路的设计第110-113页
   ·控制策略的选择及软件实现第113-117页
     ·基于EKF的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第113-115页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构成第115-116页
     ·DSP控制软件流程第116-117页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第117-122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17-118页
     ·仿真结果的分析第118-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5页
第五章 复式永磁电机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第125-143页
   ·复式永磁电机的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25-135页
     ·空载试验及分析第126-128页
     ·负载试验及分析第128-132页
     ·温升试验及分析第132-134页
     ·定子直流电阻及耐压测试第134-135页
   ·直驱式抽油机及其节能测试第135-139页
     ·直驱式抽油机的原理与构造第135-137页
     ·直驱式抽油机的节能测试第137-139页
   ·直驱式抽油机及复式永磁电机的系列化讨论第139-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3页
第六章 新型永磁电励混合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第143-166页
   ·现有混合励磁结构形式第143-145页
   ·新结构HELSM的设计、分析与优化第145-152页
     ·HELSM新结构的方案与模型设计第145-147页
     ·两种新结构HELSM磁场的有限元分析第147-150页
     ·全隔磁式混合励磁结构参数的优化第150-152页
   ·全隔磁式HELSM与电励磁LSM的对比分析第152-158页
     ·试验线中电励磁LSM的分析与实验结果第152-155页
     ·两种结构的悬浮力、推力及漏磁系数的比较第155-158页
   ·全隔磁式HELSM与现有HELSM的对比分析第158-163页
     ·三种混合励磁结构磁场的对比第158-160页
     ·三种混合励磁结构悬浮力、推力和漏磁系数的对比第160-162页
     ·三种混合励磁结构的结构合理性分析第162-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6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66-169页
   ·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结论第166-167页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67-169页
附录 卧龙磁浮试验线概况与试验线磁浮车辆的设计第169-179页
 F.1 卧龙磁浮试验线概况第169-171页
 F.2 试验线磁浮车辆的设计第171-174页
  F.2.1 设计要求第171页
  F.2.2 车辆底盘的设计第171-173页
  F.2.3 车身设计第173-174页
 F.3 底盘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第174-177页
  F.3.1 悬浮臂的有限元分析第174-175页
  F.3.2 其它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第175-177页
 F.4 悬浮臂的力学性能测试第177-178页
 F.5 小结第178-1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79-181页
 一、获得专利及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第179-180页
 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80-181页
致谢第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输变电设备优化检修(OM)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