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及其影响 | 第8-19页 |
(一) 新闻娱乐化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1、“娱乐”和“化”的概念界定 | 第8页 |
2、新闻娱乐化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3、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的区分 | 第9页 |
(二)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起源 | 第9-12页 |
(三)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 | 第12-19页 |
1、新闻娱乐化的积极影响 | 第13-15页 |
2、新闻娱乐化的消极影响 | 第15-19页 |
二、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理念的发展 | 第19-23页 |
(一) 新闻娱乐化与社会责任论的产生 | 第19-20页 |
(二) 新闻娱乐化与现代客观新闻报道的产生 | 第20-23页 |
三、批判与反批判——辩证认识新闻娱乐化 | 第23-30页 |
(一) 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的批判 | 第23-25页 |
(二) 本雅明的乐观主义 | 第25-27页 |
(三) 洛文塔尔的中间路线 | 第27-30页 |
四、新闻娱乐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30-45页 |
(一) 快乐和幸福两种不同的受众观 | 第30-33页 |
(二) 控制还是解放?——新闻娱乐化的四种控制机制 | 第33-38页 |
1、新闻娱乐化现象弱化个体的自我人格 | 第34-35页 |
2、新闻娱乐化把社会规则内化为自我的典范——超我 | 第35-37页 |
3、新闻娱乐化现象削弱了个体的爱欲能量 | 第37页 |
4、通过对公式和成规似的新闻报道重复来加强对大众心理控制的效果 | 第37-38页 |
(三) 新闻娱乐化现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38-45页 |
1、新闻娱乐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 第39-42页 |
2、健康娱乐、全能媒体与和谐社会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