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理论视角 | 第16-20页 |
·科尔曼的信任理论 | 第16-18页 |
·田凯的组织外形化理论 | 第18-19页 |
·以上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0-25页 |
·核心概念 | 第20页 |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资料来源与样本情况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5-57页 |
·公众对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需求、认知、信任状况 | 第25-31页 |
·公众需求状况 | 第25-27页 |
·公众认知状况 | 第27-29页 |
·公众信任情况 | 第29-31页 |
·公众对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57页 |
·信息与信任 | 第31-41页 |
·控制与信任 | 第41-45页 |
·组织外形化与信任 | 第45-5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7-60页 |
·基本结论 | 第57页 |
·目前公众对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状况 | 第57页 |
·公众对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的影响因素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60页 |
·影响公众对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的其它因素 | 第57-58页 |
·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信息的可靠性 | 第58-59页 |
·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两难境地 | 第59页 |
·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专业人才的缺乏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60-64页 |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人员素质 | 第60页 |
·加强有效监督,成立监管第三方 | 第60-61页 |
·改变传统思路,引入营销策略 | 第61-62页 |
·加强法律建设,增强公众信任 | 第62-63页 |
·发挥媒体优势,增强舆论监督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一 | 第68-74页 |
附录二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