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斜坡稳定性问题综述 | 第13-18页 |
| ·极限平衡法 | 第13-16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6-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基于有限差分的强度折减法 | 第20-39页 |
| ·强度折减法简介 | 第20-22页 |
| ·强度折减法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 ·强度折减法破坏标准 | 第21-22页 |
| ·FLAC基本原理 | 第22-28页 |
| ·FLAC~(3D)求解过程 | 第23-25页 |
| ·FLAC~(3D)基本单元 | 第25-26页 |
| ·FLAC~(3D)材料模型 | 第26-27页 |
| ·FLAC~(3D)应用范围 | 第27页 |
| ·FLAC~(3D)内置FISH语言 | 第27页 |
| ·FLAC~(3D)特点及缺陷 | 第27-28页 |
| ·强度折减法FLAC~(3D)实现 | 第28-29页 |
| ·强度折减法影响因素 | 第29-37页 |
| ·计算网格对强度折减法的影响 | 第29-30页 |
| ·计算参数对强度折减法的影响 | 第30-33页 |
| ·屈服准则对强度折减法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模型边界条件对强度折减法的影响 | 第34-37页 |
| ·强度折减法新理论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强度折减法分析非均质斜坡稳定性问题的适用性 | 第39-47页 |
| ·非均质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39页 |
| ·普通非均质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39-43页 |
| ·算例1 | 第39-41页 |
| ·算例2 | 第41-43页 |
| ·含软弱夹层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43-45页 |
| ·中山电厂厂址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强度折减法分析复杂斜坡稳定性 问题的适用性 | 第47-69页 |
| ·凸形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47-58页 |
| ·第二级坡面坡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52-55页 |
| ·第二级坡面长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 ·算例验证 | 第57-58页 |
| ·凹形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58-61页 |
| ·多级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61-66页 |
| ·MSSR技术介绍 | 第61-63页 |
| ·MSSR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 第63-66页 |
| ·MSSR技术的改进 | 第66页 |
| ·综合算例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强度折减法分析分别考虑稳定渗流和地震时斜坡稳定性问题的适用性 | 第69-78页 |
| ·考虑稳定渗流时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69-75页 |
| ·极限平衡法中稳定渗流期稳定性系数的定义 | 第69-73页 |
| ·强度折减法中稳定渗流期稳定性系数的求解 | 第73页 |
| ·算例分析 | 第73-75页 |
| ·考虑地震作用时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75-77页 |
| ·拟静力法和强度折减法 | 第75-76页 |
| ·算例分析 | 第76-77页 |
| ·本章小节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强度折减法分析滑坡稳定性问题的适用性 | 第78-83页 |
| ·剩余推力法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78-79页 |
| ·剩余推力法基本原理 | 第78-79页 |
| ·剩余推力法与强度折减法的共同之处 | 第79页 |
| ·万塘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79-81页 |
| ·滑坡地形地貌 | 第79页 |
|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 | 第79-80页 |
| ·滑坡计算剖面及计算参数 | 第80-81页 |
| ·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 第81页 |
| ·万塘滑坡数值模拟分析 | 第81-82页 |
| ·滑坡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81-82页 |
| ·滑坡强度折减有限差分分析 | 第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