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15-20页 |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15-18页 |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 第20-32页 |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20-29页 |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 第29-3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2页 |
·目的 | 第32页 |
·意义 | 第3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32-3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33-34页 |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34-3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34-3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5-36页 |
第2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36-54页 |
·西方产权理论与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36-42页 |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36-39页 |
·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39-42页 |
·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之争 | 第42-45页 |
·国企必须进行产权改革的观点 | 第42-43页 |
·中小国企产权改革的相关论述 | 第43-44页 |
·国企产权改革不必要的观点 | 第44-45页 |
·我国国企产权改革后的绩效评价 | 第45-48页 |
·产权改革提高企业绩效的观点 | 第45-48页 |
·产权改革与企业绩效没有必然联系的观点 | 第48页 |
·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48-54页 |
·西方产权理论与代理理论的评述 | 第48-50页 |
·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研究的评述 | 第50-54页 |
第3章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模式研究 | 第54-83页 |
·我国中小型国企的界定、特点及作用 | 第54-59页 |
·中小型国企的界定 | 第54-58页 |
·我国中小型国企的特点与作用 | 第58-59页 |
·我国中小型国企进行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第59-64页 |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有利条件 | 第60-61页 |
·中小国企产权改革与企业绩效改善的逻辑联系 | 第61-64页 |
·我国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目标——民营化 | 第64-69页 |
·国有企业的分类 | 第65-67页 |
·国企分类改革的三类模式 | 第67-69页 |
·我国中小型国企民营化改革的具体模式 | 第69-75页 |
·股份合作制 | 第70-72页 |
·管理层收购(MBO) | 第72-74页 |
·出售拍卖 | 第74-75页 |
·中小型国企产权转让中的产权定价问题 | 第75-78页 |
·中小型国企产权定价的主要方式 | 第76-77页 |
·中小型国企产权转让中产权定价的对策分析 | 第77-78页 |
·中小型国企民营化后的政府定位与职能 | 第78-81页 |
·提高本地区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 第79页 |
·创造有利于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竞争环境 | 第79-80页 |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加强政府服务功能 | 第80-81页 |
·在利益独立的基础上进行政企合作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4章 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第83-100页 |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中涉及的行为主体 | 第83-84页 |
·相关行为主体的利益取向 | 第84-86页 |
·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中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第86-90页 |
·产权转让中政府、购买者和寻租者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90-94页 |
·政府、购买者和寻租者的博弈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90-93页 |
·政府、购买者及寻租者的三方博弈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产权改制中政府、企业与职工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94-99页 |
·政府、企业和职工的博弈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94-97页 |
·政府、企业及职工的三方博弈结果分析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5章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 第100-127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前的基本情况 | 第100-103页 |
·常德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 第100-102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前的主要问题 | 第102-103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103-105页 |
·指导思想 | 第104页 |
·基本原则 | 第104-105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105-108页 |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108-124页 |
·常德棉纺织厂产权改制方案分析 | 第108-116页 |
·常德市制革厂产权改制案例分析 | 第116-124页 |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效益考察 | 第124-125页 |
·改革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 第124页 |
·改革后对职工的影响 | 第124页 |
·改革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结论 | 第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6章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27-180页 |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27-154页 |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 第127-130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改进 | 第130-131页 |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 第131-143页 |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 | 第143-144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设定 | 第144-154页 |
·常德市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前后的绩效对比分析 | 第154-170页 |
·样本的选取与说明 | 第155-161页 |
·改制前后绩效对比的实证分析 | 第161-170页 |
·产权改革后中小国有企业绩效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0-178页 |
·产权改革指标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171页 |
·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 第171-176页 |
·改制后绩效改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176-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178-180页 |
第7章 总结 | 第180-187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效果与经验 | 第180-184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效果 | 第180-182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的经验 | 第182-184页 |
·常德市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第184-187页 |
·主要问题 | 第184-185页 |
·对策 | 第185-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200页 |
附录一:结构方程模型源程序 | 第200-202页 |
附录二:常德市国有企业改革问卷 | 第202-206页 |
致谢 | 第206-2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