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5-20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5-7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第四节 研究型大学与入学标准 | 第12-17页 |
第五节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1977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的变革 | 第20-30页 |
第一节 1977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变革的回顾 | 第20-24页 |
第二节 1977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入学标准的变化 | 第24-30页 |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入学标准现状 | 第30-53页 |
第一节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高考)招生的入学标准 | 第30-33页 |
第二节 保送生的入学标准 | 第33-37页 |
第三节 特长生的入学标准 | 第37-40页 |
第四节 自主招生的入学标准 | 第40-47页 |
第五节 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的入学标准 | 第47-49页 |
第六节 国防生的入学标准 | 第49-53页 |
第四章 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招生入学标准 | 第53-67页 |
第一节 哈佛大学的入学标准 | 第53-57页 |
第二节 牛津大学的入学标准 | 第57-61页 |
第三节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入学标准 | 第61-67页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入学标准改革——以2006年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为案例 | 第67-83页 |
第一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实施概况 | 第67-68页 |
第二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的入学标准 | 第68-70页 |
第三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对研究型大学招生改革的深远影响 | 第70-73页 |
第四节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的优势凸显——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入学与普通高考入学学生对比调查 | 第73-8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3-88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83-87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87-88页 |
注释 | 第88-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录 | 第96-100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后记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