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发展轨迹与历史反思第11-18页
 (一) 欧盟关于研究、运用和建设国际机制的理论与现实解读第11-13页
 (二)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演进历程第13-16页
  1. 初步酝酿阶段(1975年—1995年)第13-14页
  2. 稳步发展阶段(1995年—2001年)第14-15页
  3. 富有成效阶段(2001年至今)第15-16页
 (三)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的动因分析第16-18页
  1.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外生条件第16-17页
  2.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内生条件第17-18页
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内容及特点第18-29页
 (一)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内容与运行实践第18-28页
  1. 声明机制第18-20页
  2. 对话机制第20-23页
  3. 条约机制第23-26页
  4. 组织机制第26-28页
 (二)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特点第28-29页
  1.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中欧盟的相对主动性第28页
  2.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的高度战略性第28-29页
  3.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的双轨性第29页
  4.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的经济性第29页
三、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运行效果及原因解读第29-37页
 (一)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运行的积极作用第29-31页
  1. 经贸领域第30页
  2. 政治、安全领域第30-31页
  3. 能源、环保、科技等其他领域第31页
 (二)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的局限性第31-33页
  1. 结构层次的不明确性和不平衡性第31-32页
  2. 实际内容的不平等性第32页
  3. 实际运行的低效率性第32页
  4. 决策与操作程序的滞后性第32-33页
 (三) 影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的主要因素第33-37页
  1. 美国因素第33-34页
  2. 中欧伙伴关系中广泛存在着的“不对称性”因素第34-35页
  3. 欧盟主要成员国不同的对华政策因素第35-36页
  4. 欧盟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因素第36页
  5. 机制本身的制约因素第36-37页
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机制建设对策构想第37-41页
 (一) 中欧双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双边机制运作效率第37-38页
 (二) 积极借鉴国际其他双边机制的长处弥补中欧关系机制化构建的不足第38-39页
 (三) 加快中欧政治、安全领域机制的构建,改善中欧机制建设的不平衡性第39页
 (四) 妥善处理美国因素,减少其对中欧关系机制化建设的负面影响第39页
 (五) 通过加强中欧双边、多边机制建设以及双向互动产生连锁作用发挥第39-40页
 (六) 中国要把握主权平等和非强制性的原则,减少机制建设的不公平性第40-41页
结语第41-43页
注释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机制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当前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