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机电耦合系统建模及其相互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水机电耦合系统的建模 | 第14-26页 |
·引言 | 第14页 |
·压力管道模型 | 第14-16页 |
·水轮机模型 | 第16-17页 |
·水轮机非线性模型 | 第16-17页 |
·水轮机线性模型 | 第17页 |
·水轮机调速器模型 | 第17-20页 |
·调节器模型 | 第18页 |
·电/机转换装置与机械液压系统模型 | 第18-20页 |
·发电机模型 | 第20-22页 |
·励磁系统模型 | 第22页 |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模型 | 第22-23页 |
·网络与负载模型 | 第23-24页 |
·网络数学模型 | 第23页 |
·负载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基于MATLAB的水机电整体耦合系统模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压力管道的电路等值模拟新方法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压力管道非恒定流基本传递矩阵 | 第26-27页 |
·压力管道的π型等值电路 | 第27-28页 |
·π型等值电路的级联 | 第28-29页 |
·水电站水击计算的边界条件 | 第29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29-33页 |
·首相水击 | 第30-31页 |
·末相水击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电气系统对水机电耦合系统影响研究 | 第34-42页 |
·引言 | 第34页 |
·电气系统侧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 第34-36页 |
·恒定机械功率对系统的影响 | 第36-37页 |
·励磁系统对系统的影响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水力系统对水机电耦合系统影响研究 | 第42-52页 |
·引言 | 第42页 |
·水力系统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 第42-44页 |
·调速器故障 | 第42-43页 |
·导叶开度大幅度变化 | 第43-44页 |
·水力系统模型对系统的影响 | 第44-47页 |
·不同压力管道模型比较 | 第45-46页 |
·不同水轮机模型比较 | 第46-47页 |
·水力系统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 第47-51页 |
·不同T_w参数比较 | 第48-49页 |
·不同T_r参数比较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水轮机调速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 | 第52-64页 |
·引言 | 第52页 |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特点 | 第52-53页 |
·PID调节规律 | 第53-57页 |
·PID控制算法的特点 | 第53页 |
·经典并联PID控制 | 第53-55页 |
·改进PID控制算法 | 第55-57页 |
·PID调节控制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 第57-62页 |
·PID的两种参数 | 第57-58页 |
·PID调节器的参数分析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4-67页 |
·本文结论 | 第64-65页 |
·本文中存在的不足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几点思考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附录 仿真参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