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8页 |
1.研究目的 | 第8-9页 |
2.资料与方法 | 第9-15页 |
·一般资料 | 第9页 |
·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排出标准 | 第10页 |
·方法 | 第10-11页 |
·分组方法 | 第10页 |
·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观察方法 | 第11页 |
·观察指标 | 第11-13页 |
·症状、体征指标 | 第11-12页 |
·疼痛指标 | 第12-13页 |
·不良反应 | 第13页 |
·后遗神经痛 | 第13页 |
·疗效判断标准 | 第13页 |
·综合疗效判断标准 | 第13页 |
·疼痛疗效判断标准 | 第13页 |
·统计方法 | 第13-15页 |
3.结果 | 第15-19页 |
·病例完成情况 | 第15页 |
·基线比较 | 第15页 |
·症状、体征指标比较 | 第15-17页 |
·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比较 | 第15-16页 |
·综合疗效比较 | 第16页 |
·脱落病例分析 | 第16-17页 |
·疼痛指标比较 | 第17-18页 |
·两组疼痛积分(VRS)比较 | 第17页 |
·疼痛疗效比较 | 第17-18页 |
·脱落病例分析 | 第18页 |
·后遗神经痛比较 | 第18页 |
·不良反应比较 | 第18-19页 |
4.讨论 | 第19-28页 |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第19-21页 |
·流行病学 | 第19页 |
·促发因素 | 第19页 |
·病因及形成机理 | 第19-20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20-21页 |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第21-28页 |
·古代医家的认识 | 第21-22页 |
·现代中医的认识 | 第22页 |
·行气活血治则的提出 | 第22-23页 |
·处方分析 | 第23-28页 |
5.结论 | 第28-29页 |
6.问题与展望 | 第29-30页 |
·问题 | 第29页 |
·展望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综述一篇 | 第33-45页 |
附录一: | 第45-47页 |
附录二: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