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言 | 第9-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界定及内涵 | 第16-17页 |
·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 | 第16-17页 |
·基本医疗服务的内涵 | 第17页 |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卫生经济学 | 第17-18页 |
·公共产品和公共财政理论 | 第18页 |
·社区理论 | 第18-19页 |
·博弈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赤脚医生供给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分析 | 第20-24页 |
·赤脚医生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1页 |
·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的转变 | 第21页 |
·赤脚医生的历史作用 | 第21-24页 |
·提高了农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 第21-22页 |
·提高了农民的卫生保健水平 | 第22页 |
·有力地支撑了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 第22-24页 |
第4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对乡村医生影响的分析 | 第24-27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情况 | 第24-25页 |
·激励机制缺位,乡村医生积极性不高 | 第25-27页 |
第5章 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 | 第27-32页 |
·国外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做法 | 第27-30页 |
·英国的做法 | 第27-28页 |
·美国的做法 | 第28页 |
·古巴的做法 | 第28-29页 |
·印度的做法 | 第29-30页 |
·四国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经验分析 | 第30-32页 |
·注重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供给能力 | 第30-31页 |
·立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 第31页 |
·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 | 第31-32页 |
第6章 乡村医生供给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分析 | 第32-38页 |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现状 | 第32-34页 |
·农村医疗机构的数量情况 | 第32-33页 |
·农村医疗人员情况 | 第33页 |
·农民医疗服务使用情况 | 第33-34页 |
·乡村医生的比较优势 | 第34-36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最优宣传者 | 第34页 |
·农民的家庭医生 | 第34-35页 |
·满足"预防—治疗—康复"型医疗保险的发展要求 | 第35-36页 |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分析 | 第36-38页 |
第7章 乡村医生有效供给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对策 | 第38-44页 |
·建立财政分类投入的机制 | 第38-39页 |
·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额经费保证 | 第38-39页 |
·基本医疗服务实行责任分担机制 | 第39页 |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次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 第39-40页 |
·构建乡村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制 | 第40页 |
·构建乡村医生的激励机制 | 第40-44页 |
·实行按人头支付的费用补偿方式 | 第40-42页 |
·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扩大药品报销范围 | 第42页 |
·提高审核效率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