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伦理思想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5页 |
前言 | 第5-9页 |
·社会伦理及其特点 | 第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6页 |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6-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7-8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8-9页 |
第1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伦理思想 | 第9-23页 |
·人和人性学说 | 第9-12页 |
·以个人快乐为目的的爱欲 | 第9-10页 |
·逃避自由 | 第10-12页 |
·社会伦理批判 | 第12-19页 |
·科学技术、文化工业、消费与异化 | 第12-16页 |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的社会 | 第16-19页 |
·社会伦理建构 | 第19-23页 |
·爱的理论 | 第19-20页 |
·商谈伦理 | 第20-23页 |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伦理思想的特点 | 第23-30页 |
·人本主义 | 第23-25页 |
·关注自由 | 第23-24页 |
·关注幸福 | 第24-25页 |
·批判性 | 第25-26页 |
·批判传统伦理思想 | 第25-26页 |
·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 第26页 |
·悲观性 | 第26-30页 |
·异化的泛化和永恒化 | 第27-28页 |
·对社会发展前景的绝望 | 第28-30页 |
第3章 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伦理思想的评价 | 第30-37页 |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伦理思想的理论缺失 | 第30-34页 |
·理论的片面性 | 第30-33页 |
·理论的抽象性 | 第33-34页 |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伦理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34-37页 |
·坚持科学发展 | 第34-35页 |
·坚持以人为本 | 第35页 |
·构建和谐社会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