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发展伦理与构建和谐--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伦理意义解读

目录第1-4页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三十年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第9-17页
 一、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第9-13页
  1、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第9-11页
  2、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特征第11-13页
 二、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第13-17页
  1、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2、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特征第15-17页
第二章 两次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伦理学意义解读第17-34页
 一、发展伦理理论与原则第17-23页
  1、发展伦理理论提出的背景第18-19页
  2、当前国内外的几种发展伦理理论第19-23页
 二、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伦理意义解读第23-25页
  1、打破生产关系的束缚,明确了发展主体第23-24页
  2、转变发展观念,明确了发展目标第24页
  3、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价值原则第24-25页
 三、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伦理意义解读第25-34页
  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第25-28页
  2、构建和谐,注重公平、公正第28-30页
  3、关注幸福指数,关注和谐程度第30-32页
  4、关注人格提升、实现自我第32-34页
第三章 继续推进当代经济结构调整以构建和谐社会第34-53页
 一、构建和谐的含义及其提出的背景分析第34-37页
  1、构建和谐的含义第34-35页
  2、构建和谐提出的背景分析第35-37页
 二、构建和谐与发展伦理的内在联系第37-41页
  1、发展伦理是构建和谐的理论来源第37-38页
  2、构建和谐是发展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第38-41页
 三、当代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第41-44页
  1、经济基础初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公平性调整第41-42页
  2、着重技术结构的升级调整,公平公正的参与国际竞争第42-43页
  3、以存量优化为重点、全方位的进行结构调整第43-44页
 四、当代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第44-48页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44-45页
  2、实施新的地区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第45-46页
  3、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第46-47页
  4、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47-48页
 五、当代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伦理原则第48-53页
  1、从公平、公正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第49页
  2、从生存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第49-50页
  3、从尊重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第50页
  4、从自由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第50-51页
  5、从可持续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第51-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在主义伦理学视域下的个体生存
下一篇: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