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模块化环境下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研究--以广州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导论第11-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页
     ·分析框架第13-15页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内容安排第15-16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6页
   ·供应链相关理论第18-21页
     ·供应链的定义第18-19页
     ·供应链成员竞合关系第19-20页
     ·供应链协调机制第20-21页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第21页
   ·模块化相关理论第21-24页
     ·模块化与模块化组织理论第22-24页
     ·模块化理论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性研究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模块化环境下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特征与模式第26-47页
   ·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的模块化第26-36页
     ·模块化的实质及其主要特征第26-27页
     ·模块化与供应链第27-28页
     ·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及其模块化的内涵第28-33页
     ·模块化对汽车生产供应链的影响第33-36页
   ·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模式第36-41页
     ·水平分工自主发展的欧美模式第37-39页
     ·双向垄断的日本模式第39-40页
     ·两种模式的融合第40-41页
   ·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模式分析第41-45页
     ·日本汽车零部件模块化供应的历史第41-42页
     ·日本汽车零部件模块化供应的特征第42-44页
       ·整车厂与同少数零部件企业长期交易,形成金字塔型系列化体系第42-43页
       ·技术开发周期较短,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第43-44页
       ·采取生产体系一体化的模块化方式,整零关系比较统一和谐第44页
     ·日本模式面临的挑战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的博弈合作模型第47-65页
   ·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的博弈特征第47-50页
   ·博弈合作成立的条件第50-52页
     ·共赢和共识必须同时成立第50-51页
     ·影响共赢和共识的主要因素第51-52页
   ·博弈类型的转换第52-55页
     ·按"行动空间和支付组合"对博弈进行分类第52-53页
     ·通过改变行动空间和支付组合转换具体博弈类型第53-55页
   ·博弈合作模型第55-62页
     ·假设第55-56页
     ·合作双方的博弈及其支付矩阵第56-59页
     ·均衡分析及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第59-61页
     ·推论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5页
5 对汽车生产供应链协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分析第65-82页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第65-67页
     ·目标和原则第65页
     ·主要内容第65-67页
   ·日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1):方针、标准和评价要点第67-70页
     ·基本方针第67-68页
     ·日系汽车企业的供应商选择标准第68-69页
     ·日系汽车企业的零部件评价要点第69页
     ·现有供应商的改善与淘汰第69-70页
   ·日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2):基于专用性投资的解释第70-76页
     ·日系汽车供应链专用性投资及其特点第70-72页
     ·专用性投资的影响及作用第72-76页
   ·日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3):基于文化特性的解释第76-77页
   ·汽车供应链协作关系的运行机制分析第77-79页
     ·锁定效应第77-78页
     ·时窗效应第78页
     ·洗牌效应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2页
6 广州日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实证分析与制度安排第82-109页
   ·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状况第82-98页
     ·发展历程与生产布局第82-89页
     ·发展规划第89-91页
     ·主要问题第91-92页
     ·部分零部件企业案例第92-98页
   ·广州汽车生产供应链协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98-104页
     ·评价方法第98-100页
     ·数据处理过程第100-103页
     ·数据分析第103-104页
   ·制度安排建议第104-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7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9-113页
   ·主要结论第109-112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6页
附件:关于汽车零部件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关系的调查问卷第126-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创新战略与领导型态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台湾科技业为例
下一篇:美国因素与日本“修宪之争”及其发展趋势--兼论中国对日“超越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