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汽车产业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绩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其现状 | 第12-22页 |
·国外绩效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成本评价阶段 | 第12-13页 |
·财务评价阶段 | 第13-14页 |
·价值评价阶段 | 第14页 |
·综合评价阶段 | 第14-15页 |
·国内绩效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总量指标评价阶段 | 第16页 |
·财务指标评价阶段 | 第16-17页 |
·企业绩效评价阶段 | 第17-18页 |
·国内外绩效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评价主体越来越广泛 | 第18-19页 |
·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的结合更加完善 | 第19页 |
·指标体系评估法运用的越来越成熟 | 第19页 |
·中国汽车产业绩效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绩效评价基本概念及评价模型 | 第22-30页 |
·绩效及绩效评价的涵义 | 第22-24页 |
·汽车产业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24-25页 |
·评价的主体 | 第24页 |
·评价的客体 | 第24-25页 |
·评价的目标 | 第25页 |
·评价的内容 | 第25页 |
·DEA评价方法与数学模型 | 第25-29页 |
·DEA评价方法概述 | 第25-26页 |
·DEA基本模型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30-39页 |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30-34页 |
·奠定基础阶段(1953—1982年) | 第30-31页 |
·快速发展阶段(1983—1993年) | 第31-32页 |
·稳定增长阶段(1994—2001年) | 第32-33页 |
·激烈竞争阶段(2002年至今) | 第33-34页 |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 第34-38页 |
·产业组织结构分散,市场集中度偏低 | 第34-35页 |
·劳动生产率偏低,成本价格过高 | 第35-37页 |
·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投入不够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我国汽车产业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第39-53页 |
·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 第39-41页 |
·数据选择标准 | 第39-40页 |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 | 第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 第41-52页 |
·中国汽车产业总体规模绩效分析 | 第41-46页 |
·不同股权结构的汽车产业绩效分析 | 第46-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绩效的相关建议 | 第53-59页 |
·支持自主创新,提高总体绩效 | 第53-54页 |
·扶植自主品牌发展,提高综合效率 | 第54-56页 |
·加强技术联盟,提高技术绩效 | 第56-57页 |
·促进规模经济发展,提高规模效率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