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导言 | 第10-18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 第三节 本文中区域的界定 | 第15-16页 |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和贡献及不足 | 第16-18页 |
| 一、论文结构 | 第16页 |
| 二、论文贡献与不足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 第18-25页 |
| 第一节 货币传导论 | 第18-20页 |
| 一、利率渠道传导理论 | 第18-19页 |
| 二、广义资产价格传导理论 | 第19-20页 |
| 三、货币传导论的局限性 | 第20页 |
| 第二节 信贷渠道理论 | 第20-22页 |
| 一、银行信贷渠道 | 第21页 |
| 二、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渠道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现状简评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区域差异的理论分析 | 第25-35页 |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差异成因的理论分析 | 第26-35页 |
| 一、区域金融资源差异 | 第26-30页 |
| 二、区域企业结构差异 | 第30-32页 |
| 三、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 第32-33页 |
| 四、区域居民储蓄投资行为差异 | 第33-34页 |
| 五、区域经济开放度差异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5-44页 |
| 第一节 模型介绍 | 第35-37页 |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 二、协整检验 | 第36页 |
| 三、脉冲响应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37-38页 |
| 第三节 实证检验及解释 | 第38-44页 |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38-39页 |
| 二、协整检验 | 第39-41页 |
| 三、脉冲响应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50页 |
| 第一节 我国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 | 第44-47页 |
| 第二节 我国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现实条件分析 | 第47-50页 |
| 第五章 改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对策研究 | 第50-61页 |
| 第一节 国外缩小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对策研究 | 第50-53页 |
| 一、完善金融调控体系 | 第50-52页 |
|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域化操作 | 第52页 |
| 三、国际经验的启示 | 第52-53页 |
| 第二节 改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对策建议 | 第53-61页 |
| 一、深化人民银行大区分行体制改革 | 第53-54页 |
| 二、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域化操作 | 第54-57页 |
| 三、完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体系 | 第57-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