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人学的革命性变革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缘起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学术目标第14-15页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何以可能第15-25页
 第一节 抽象的谎言:“见物不见人”第15-16页
 第二节 哲学可以是人学第16-20页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最有资格称为人学第20-22页
 第四节 凡墙皆有门:驳“主体性的黄昏”第22-25页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第25-35页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形成的背景第25-27页
 第二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第27-35页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方法革命的格式塔转变第35-45页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研究范式的转化:人的本质不应作实体化的理解第35-37页
 第二节 理论反转:实践、社会、历史是理解人的三维坐标第37-45页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体系革命的三重转向第45-63页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的研究对象: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个人”第45-50页
 第二节 马克思人学的研究视阈:从抽象思辨世界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第50-56页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价值取向:“解释人”融汇于“改造人”中第56-63页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人学追问第63-71页
 第一节 以人为本:马克思人学的应有之义第63-64页
 第二节 现实域中的以人为本:马克思人学的能达之境第64-66页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第66-71页
结束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由对构建和谐社会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下一篇:卫礼贤易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