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0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水稻叶片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 第11-13页 |
·植物叶片的发育过程 | 第11页 |
·水稻叶片的形态结构 | 第11-13页 |
·水稻叶片衰老机制的研究 | 第13-19页 |
·植物衰老的几种假说 | 第14-16页 |
·植物叶片衰老的分子水平研究 | 第16-19页 |
·水稻分蘖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影响水稻分蘖的环境因素 | 第20-21页 |
·植物激素与水稻分蘖的关系 | 第21-22页 |
·水稻分蘖QTL 定位和分蘖突变体的基因克隆 | 第22-24页 |
·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31页 |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水稻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31页 |
·本试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2 水稻叶尖枯突变体wlt1 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 第32-39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3-39页 |
·突变体wlt1的的遗传分析 | 第33页 |
·二份突变体的等位性分析 | 第33页 |
·石蜡切片水稻叶片组织观察 | 第33-34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水稻DNA 的提取 | 第35-36页 |
·PCR 反应体系 | 第36页 |
·电泳检测 | 第36-37页 |
·WLT1 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37页 |
·连锁分析 | 第37页 |
·WLT1 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37-38页 |
·基因预测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水稻突变体wlt1 形态特征 | 第39-40页 |
·水稻突变体wlt1 的植株表型 | 第39页 |
·wlt1 叶片的细胞学结构观察 | 第39-40页 |
·水稻突变体wlt1 的等位性检测和遗传分析 | 第40-41页 |
·二份突变体的等位实验结果 | 第40页 |
·突变体wlt1 的遗传分析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水稻突变体wlt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41-42页 |
·WLT1 基因的定位 | 第42-45页 |
·WLT1 基因的初定位结果 | 第42-43页 |
·WLT1 基因的精细定位结果 | 第43-45页 |
·候选基因的预测与分析 | 第45-4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突变体wlt1 的研究结论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1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