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2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机能及制造业现状第12-20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理论第12-16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涵义及其分类第12-14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第14-16页
   ·制造业的基础理论第16-20页
     ·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第16-18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及劣势第18-20页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第20-27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概述第20-21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第21-25页
     ·基于专业分工、外包的互动机制第21-22页
     ·基于价值链的互动机制第22-23页
     ·基于生态群落的互动机制第23-25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共生模型第25-27页
     ·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第25-26页
     ·金字塔形互动共生模型第26页
     ·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第26页
     ·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第26-27页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第27-35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第27-29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模型的构建第29-31页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第31-32页
     ·与制造业的互动趋势增强第31-32页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第32页
     ·离岸外包迅猛发展第32页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第32-35页
     ·加强制度建设以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第32-33页
     ·大力培养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人才第33页
     ·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第33页
     ·加快制造业的改革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第33-34页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第34页
     ·加强政策的引导和保护第34-35页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35-38页
   ·结论第35-36页
   ·政策建议第36-38页
     ·放低门槛,优化发展环境第36页
     ·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第36-37页
     ·加强土地保障,推进项目服务第37页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服务补救的饭店顾客满意研究
下一篇: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