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7-41页 |
一、膝骨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第17-31页 |
(一) 流行病学特点 | 第17页 |
(二) 病因病理研究 | 第17-20页 |
(三) 发病机制研究 | 第20-24页 |
(四) 治疗方法研究 | 第24-31页 |
二、膝骨关节炎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 第31-39页 |
(一) 病因病机 | 第31页 |
(二) 中医药疗法 | 第31-38页 |
(三)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38-39页 |
三、临床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第39-4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1-56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41-42页 |
(一) 研究对象来源 | 第41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41-4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42-47页 |
(一) 分组方法 | 第42-43页 |
(二) 治疗方案 | 第43页 |
(三) 各种针刺意外情况之处理 | 第43-44页 |
(四) 观察项目 | 第44页 |
(五) 观察内容与方法 | 第44-45页 |
(六)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45-46页 |
(七) 疗效评定标准 | 第46-47页 |
(八)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47页 |
(九) 统计方法 | 第47页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一) 病例一般资料 | 第47-49页 |
(二) 观察指标数值及积分方面比较 | 第49-53页 |
(三) 疗效比较 | 第53-55页 |
(四) 安全性分级比较 | 第55-56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56-74页 |
一、电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现代作用机制探讨 | 第56-60页 |
(一) 针灸与镇痛及神经分布的关系 | 第56-58页 |
(二) 针灸与改善膝关节血流供应的关系 | 第58页 |
(三) 艾灸的温热效应及治疗机理 | 第58-59页 |
(四) 针灸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59-60页 |
二、电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机理探讨 | 第60-66页 |
(一) 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60-62页 |
(二) 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 第62-63页 |
(三) 针刺处方选穴依据 | 第63-66页 |
三、关于生存质量方面的探讨 | 第66-68页 |
四、临床疗效总结与评价 | 第68-72页 |
(一) 治疗后三组生存质量比较 | 第69-70页 |
(二) 治疗后三组体征指标比较 | 第70页 |
(三) 治疗后三组血清IL-1、TNF-α比较 | 第70-71页 |
(四) 治疗后三组疗效比较 | 第71-72页 |
(五) 治疗后三组安全性比较 | 第72页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点 | 第72-73页 |
六、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73-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附录 | 第84-97页 |
附表1:SF-36生存质量评估表(中文版) | 第84-88页 |
附表2:膝骨关节炎中华生存质量评估表 | 第88-94页 |
附表3:安全性指标检测表 | 第94-95页 |
附表4:WOMAC Index of OA(加拿大) | 第95-96页 |
附表5:"Lequesne M G"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计分标准 | 第96-97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