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概述 | 第7-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第一章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 | 第13-35页 |
第一节 敲诈勒索罪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一、外国关于敲诈勒索罪概念的有关规定 | 第13页 |
二、我国关于敲诈勒索罪的规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敲诈勒索罪的客体 | 第14-21页 |
一、敲诈勒索罪是复杂客体 | 第14-16页 |
二、敲诈勒索罪犯罪对象 | 第16-21页 |
第三节 敲诈勒索罪客观方面 | 第21-27页 |
一、手段行为:为使他人交付财物或财产上利益而对之进行威胁或要挟 | 第22-25页 |
二、目的行为: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或者取得财产性利益的行为 | 第25-27页 |
第四节 敲诈勒索罪犯罪主体 | 第27-30页 |
一、对未满16 周岁的人实施敲诈勒索行为如何定性 | 第28-29页 |
二、单位能否成为敲诈勒索罪的主体 | 第29-30页 |
第五节 敲诈勒索罪犯罪主观方面 | 第30-35页 |
一、敲诈勒索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 第30-31页 |
二、敲诈勒索罪的犯罪目的 | 第31-35页 |
第二章 敲诈勒索罪与非罪的认定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对“数额较大”作为唯一定罪标准的探讨 | 第35-36页 |
一、有关的立法状况 | 第35页 |
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行使权利与敲诈勒索罪 | 第36-44页 |
一、英美法系的有关规定 | 第37-38页 |
二、大陆法系的有关规定 | 第38-40页 |
三、我国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40-41页 |
四、本文的观点及理由 | 第41-44页 |
第三章 敲诈勒索罪的量刑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关于“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 | 第44-48页 |
一、对“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的理论分歧 | 第44-46页 |
二、笔者的观点及理由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敲诈勒索罪刑罚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 第48-50页 |
一、应加重敲诈勒索罪的最高法定刑 | 第48-49页 |
二、敲诈勒索罪应增设罚金刑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