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9-12页
 一、问题提出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页
 三、研究意义第10-12页
第一章 市民社会概述第12-22页
 一、市民社会概念的界定和发展第12-19页
  (一) 古典市民社会概念第13-14页
  (二) 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第14-16页
  (三) 当代市民社会概念第16-19页
 二、市民社会的主要特征第19-20页
 三、市民社会的作用第20-22页
第二章 中国建构市民社会的可能性与现实基础第22-29页
 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市民社会形成的经济基础第22-25页
 二、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是市民社会形成的政治基础第25-28页
  (一)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是市民社会形成的直接条件第25页
  (二) 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第25-28页
 三、契约精神的出现是市民社会形成的文化基础第28-29页
第三章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必要性第29-37页
 一、市民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第29-31页
 二、市民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第31-34页
 三、市民社会的形成会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第34-35页
 四、市民社会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第35-37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的总体思路第37-48页
 一、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目标第37-38页
 二、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策略第38-40页
 三、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第40-41页
 四、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基本路径第41-48页
  (一)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第41-42页
  (二) 创造市民社会成长的制度环境第42-43页
  (三) 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第43-45页
  (四) 积极培育社会中间阶层第45页
  (五) 型塑公民意识、培育理性的市民文化第45-46页
  (六) 加强法制建设,把市民社会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注释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教师资格认定政策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和日本九州地区青少年业余篮球培训市场比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