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免疫性疾病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论文--红斑狼疮论文

huFcγRII线性结合表位的鉴定及对SLE小鼠的治疗效果

内容提要第1-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5-39页
 第1章 IgG Fc 受体研究进展第15-39页
   ·Fc 受体的分类、命名第15-20页
   ·IgG Fc 受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第20-23页
     ·FcγRI (CD64)第20-21页
     ·FcγRII (CD32)第21-22页
     ·FcγRIII (CD16)第22-23页
     ·boFcγ2R第23页
     ·moFcγRIV第23页
   ·FcγR 的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第23-27页
     ·调节抗体介导的免疫细胞活化第23-24页
     ·介导抗体亚类的不同免疫功能第24-26页
     ·介导细胞吞噬作用第26页
     ·介导 ADCC 作用第26页
     ·介导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第26-27页
   ·FcγR 的空间结构及其与抗体的相互作用第27-32页
     ·FcγR 三维结构第27-29页
     ·FcγR-抗体相互作用第29-32页
   ·Fc 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第32-39页
     ·激活型和抑制型 FcγR 的信号转导第32-34页
     ·Fc 受体与免疫应答第34-35页
     ·Fc 受体在自身免疫中的机制第35-37页
     ·FcγR 药物靶标研究第37-39页
第二篇 研究内容第39-99页
 第1章 人 FcγRII 基因的克隆第39-47页
   ·材料和方法第39-45页
     ·载体、菌株及工具酶第39-40页
     ·试剂第40-41页
     ·引物设计第41页
     ·外周血白细胞的分离第41页
     ·人外周血白细胞总 RNA 的提取第41页
     ·反转录 PCR(RT-PCR)扩增第41-42页
     ·人 FcγRII 基因克隆第42-45页
   ·结果第45页
     ·人 FcγRII 基因克隆第45页
     ·人 FcγRII 测序结果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45页
   ·讨论第45-47页
 第2章 重组人 FcγRII 胞外区蛋白(shuRII)的制备第47-58页
   ·材料和方法第47-52页
     ·菌株、质粒和细胞株第47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7页
     ·PBST 洗液第47-48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第48-49页
     ·ShuRII 蛋白的诱导表达第49-50页
     ·人 IgG 的标记第50-51页
     ·Western blot 检测第51页
     ·包涵体纯化第51页
     ·ShuRII 蛋白的复性第51-52页
     ·ELISA 鉴定活性第52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性蛋白活性第52页
   ·结果第52-55页
     ·pETshuRII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2页
     ·ShuRII 蛋白的表达、可溶性分析及 Western blot 鉴定第52页
     ·ShuRII 蛋白的纯化第52-53页
     ·ELISA 检测复性蛋白的活性第53-55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性蛋白的抑制活性第55页
   ·讨论第55-58页
     ·huFcγRII 表达系统的选择第55-56页
     ·huFcγRII 包涵体的复性第56-57页
     ·huFcγRII 复性产物生物活性检测第57-58页
 第3章 人 FcγRII 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第58-68页
   ·材料和方法第58-64页
     ·质粒、菌种及主要试剂第58页
     ·细胞第58页
     ·试剂配制第58-59页
     ·引物设计第59页
     ·huFcγRII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59-60页
     ·细胞转染第60-61页
     ·鼠抗鸡红细胞(CRBC)高免血清的制备第61-62页
     ·抗 CRBC IgG 的分离和纯化第62-63页
     ·玫瑰花环试验第63页
     ·免疫荧光检测 huFcγRII 的表达第63-64页
   ·结果第64-67页
     ·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huFcγRII 的构建第64页
     ·抗 CRBC 高免血清效价第64-65页
     ·鼠抗 CRBC IgG 的纯化结果第65页
     ·稳定表达 huFcγRII 转染细胞株的建立第65-66页
     ·huFcγRII 在 COS-7 转染细胞表面与其配体的结合第66-67页
   ·讨论第67-68页
 第4章 人 FcγRII 线性结合表位的筛选与鉴定第68-87页
   ·材料和方法第68-76页
     ·主要仪器第68页
     ·huFcγRII 多肽设计第68-69页
     ·Fmoc 固相多肽合成第69-73页
     ·合成多肽的沉淀和脱盐纯化第73-74页
     ·合成多肽的纯度和结构特性鉴定第74页
     ·合成多肽的溶解和保存第74-75页
     ·huFcγRII 多肽与载体蛋白的偶联第75页
     ·huFcγRII 受体线性结合表位的初步鉴定第75-76页
     ·RII6-C6 对人 IgG-可溶性受体结合的抑制第76页
     ·RII6-C6 对 IgG-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抑制第76页
   ·结果第76-80页
     ·多肽的合成与偶联第76页
     ·合成多肽的结构特性鉴定第76-77页
     ·huFcγRII 线性配体结合表位鉴定第77-79页
     ·RII6-C6 对人 IgG-可溶性受体结合的抑制第79-80页
     ·RII6-C6 对 IgG-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抑制第80页
   ·讨论第80-87页
     ·关于固相多肽的合成第80-83页
     ·影响多肽合成困难的因素分析第83-84页
     ·多肽的设计合成与检测第84-85页
     ·huFcγRII 线性结合表位的鉴定第85-86页
     ·结合表位多肽的抑制功效第86-87页
 第5章 huFcγRII 线性结合表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治疗第87-99页
   ·材料和方法第88-93页
     ·实验动物第88页
     ·仪器第88页
     ·主要试剂第88页
     ·RII6-C6 的小鼠体内实验第88页
     ·SLE 小鼠临床症状的观察第88-89页
     ·SLE 小鼠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第89页
     ·SLE 小鼠抗 DNA 抗体含量的测定第89-90页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第90-93页
     ·统计分析第93页
   ·结果第93-97页
     ·RII6-C6 降低了 MRL/lpr 小鼠死亡率第93页
     ·RII6-C6 降低了 MRL/lpr 小鼠尿蛋白的含量第93-94页
     ·血清中抗 DNA 抗体的测定第94-95页
     ·RII6-C6 治疗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炎减轻第95-97页
   ·讨论第97-99页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4页
科研成果第114-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导师简介第119-121页
作者简介第121-122页
摘要第122-124页
英文摘要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骼肌1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下一篇:AGEs及受体在糖尿病大鼠局灶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