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对纯铝晶粒细化作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7页 |
·概述 | 第7页 |
·铸造组织的细化 | 第7-15页 |
·细化方法 | 第8页 |
·细化剂的类型 | 第8-10页 |
·细化剂的发展历程 | 第10-13页 |
·细化剂的开发和应用 | 第13-14页 |
·细化剂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细化剂的细化机理 | 第15-18页 |
·包晶反应理论 | 第15-16页 |
·相图理论 | 第16-17页 |
·碳化物—硼化物粒子理论 | 第17页 |
·相图—粒子理论 | 第17-18页 |
·微量稀土元素对铝产品的影响 | 第18-21页 |
·稀土元素在铝产品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微量稀土元素在铝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变质作用 | 第19-20页 |
·净化作用 | 第20页 |
·合金化作用 | 第20页 |
·细化作用 | 第20-21页 |
·微量Ce和Bi对晶粒细化的影响 | 第21-23页 |
·Ce和Bi的细化机理 | 第21-22页 |
·Ce和Bi抗毒化能力分析 | 第22页 |
·Al-Ce-Bi中间合金制备条件分析 | 第22-23页 |
·微量Ce和Zr元素对晶粒细化的影响 | 第23-26页 |
·Zr的细化作用 | 第23-24页 |
·Ce的细化作用 | 第24页 |
·Zr和Ce复合加入的细化机理 | 第24页 |
·Zr和Re复合加入对铝导线的影响 | 第24-26页 |
·耐热性 | 第24-25页 |
·导电性 | 第25页 |
·导电性和耐热性的对立统一 | 第25-26页 |
·本论文的涉及的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实验材料及成分 | 第27-28页 |
·熔炼实验 | 第28-29页 |
·组织观察 | 第29-30页 |
·宏观组织观察 | 第29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9-30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0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1-57页 |
·细化效果及分析 | 第31-41页 |
·Ce、Bi的细化效果分析 | 第31-38页 |
·Ce/Bi比对细化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Ce/Bi总加入量对细化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细化温度对Al-Ce-Bi细化剂细化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晶粒尺寸的测量 | 第34-38页 |
·Ce、Zr的细化效果分析 | 第38-41页 |
·微观组织和相分析 | 第41-46页 |
·XRD分析 | 第41-43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43-46页 |
·加入Ce、Bi的显微组织 | 第43-44页 |
·加入Ce、Zr的显微组织 | 第44-46页 |
·细化机理分析 | 第46-57页 |
·Al-3Ce-2Bi细化机理 | 第46-51页 |
·形核原理 | 第46-48页 |
·促进形核 | 第48-51页 |
·Al-1Ce-4Bi细化机理 | 第51-53页 |
·Ce、Zr细化机理 | 第53-57页 |
·稀土元素的作用 | 第53-54页 |
·Zr的作用 | 第54-5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