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选题的背景第9页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0-13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3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研究的思路第13-14页
     ·研究的方法第1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4-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中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理论阐释第16-28页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涵义第16-18页
     ·公职人员的涵义第16-17页
     ·财产申报制度的概念第17-18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相关理论解读第18-22页
     ·“经济人”假设——有理性的自利第18-19页
     ·成本收益理论分析第19-20页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第20-22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必要性第22-25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治理腐败的“终极”控制方法第22-23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第23-24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对公职人员合法权利的保护措施第24页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和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第24-25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可行性第25-28页
     ·我国优越的政治制度为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第25页
     ·我国现有监督体系的人力资源与技术网络是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组织基础第25-26页
     ·现有的相关配套制度为实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提供了制度基础第26页
     ·国内外的实践是制定和实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实践基础第26-28页
第3章 中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8-34页
   ·当代我国推动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进程第28-29页
   ·我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要求申报的主体范围明显过窄第29页
     ·要求申报的内容不全面第29-30页
     ·申报种类过于单一第30页
     ·受理机构与审查机构缺乏权威与执行力度第30-31页
     ·违反申报规定的责任追究过于宽松第31页
     ·法规位阶及效力较低第31-32页
   ·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现存问题的成因第32-34页
     ·“人性善”的传统观念与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相抵触第32页
     ·现代人权观念对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制约第32页
     ·可能导致的负面后果成为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顾虑第32-33页
     ·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发挥功能第33-34页
第4章 域外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主要做法及启示第34-42页
   ·域外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发展概况第34-35页
   ·域外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主要做法第35-39页
     ·财产申报主体制度第35-37页
     ·域外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辅助制度第37-39页
   ·域外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发挥的实效和对我国的启示第39-42页
     ·域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发挥的重要实效第39-40页
     ·域外财产申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40-42页
第5章 我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构建设想第42-49页
   ·加快我国财产申报制度法律化进程第42页
   ·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第42-46页
     ·财产申报的原则第42-43页
     ·扩大财产申报的主体范围第43-44页
     ·加大财产申报的客体范围第44页
     ·增加财产申报的种类第44-45页
     ·设立独立的负责财产申报的机关第45页
     ·健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程序第45-46页
   ·我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配套措施第46-49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要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相适应第46-47页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要与金融实名制相结合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机制的优化与行政效能提升研究
下一篇: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