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本课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协同物流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理论体系 | 第16-26页 |
·协同物流概述 | 第16-18页 |
·协同物流的内含 | 第16页 |
·协同物流的特点 | 第16-17页 |
·协同物流的基本思想 | 第17-18页 |
·汽车制造业物流管理模式 | 第18-21页 |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自营"模式 | 第18-19页 |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模式 | 第19-20页 |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混合"模式 | 第20-21页 |
·协同物流理论体系结构的构造 | 第21-24页 |
·过程概念层 | 第22页 |
·理论方法层 | 第22-23页 |
·技术支持层 | 第23-24页 |
·实现协同物流的关键要素分析 | 第24-25页 |
·信息共享要素 | 第24页 |
·利润分配要素 | 第24页 |
·信任机制要素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 第26-35页 |
·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 | 第26-28页 |
·信息共享的框架模型 | 第26-27页 |
·信息共享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信息共享激励机制 | 第28-29页 |
·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目标 | 第28-29页 |
·激励机制设计步骤 | 第29页 |
·信息共享激励机制模型的设计 | 第29-34页 |
·问题的描述与假设 | 第29-31页 |
·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 第31-32页 |
·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利润分配机制研究 | 第35-43页 |
·非合作状态下利润模型及分析 | 第35-38页 |
·非合作状态下伙伴关系特征 | 第35页 |
·利润分配特点 | 第35页 |
·利润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35-38页 |
·合作状态下利润模型与分析 | 第38-39页 |
·合作状态下伙伴的关系特征 | 第38页 |
·利润分配特点 | 第38-39页 |
·利润分配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39页 |
·合作前后利润变化的分析 | 第39-41页 |
·算例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信任机制的建立 | 第43-48页 |
·信任在协同物流中的作用 | 第43-44页 |
·减少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 第43页 |
·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 第43页 |
·有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第43-44页 |
·汽车供应链协同的信任维度 | 第44-45页 |
·信任维度的构成 | 第44页 |
·信任维度的作用 | 第44-45页 |
·信任是三维度的结合体 | 第45页 |
·信任机制的构建 | 第45-47页 |
·信任机制建立的途径 | 第45-46页 |
·构建信任机制的总体模型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系统的实现与案例分析 | 第48-62页 |
·协同物流的合作方式与特点 | 第48-49页 |
·横向协同物流 | 第48页 |
·纵向协同物流 | 第48-49页 |
·第三方协同物流 | 第49页 |
·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运作模式 | 第49-52页 |
·供产销一体化模式 | 第49-50页 |
·第三方物流模式 | 第50-51页 |
·精益化下的综合协同物流模式 | 第51-52页 |
·汽车制造业协同物流的系统实现方式 | 第52-58页 |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化物流系统 | 第52-53页 |
·协同配送 | 第53页 |
·协同采购 | 第53-55页 |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 | 第55-56页 |
·协同商务平台管理系统 | 第56-58页 |
·应用案例与效能分析 | 第58-61页 |
·应用背景 | 第58-59页 |
·协同物流应用过程 | 第59-61页 |
·协同物流效能分析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2页 |
·研究前景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