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半封闭与开放空间中大气扩散的观测及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室内大气环境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城市大气扩散研究现状第14-18页
    1.4 问题提出及论文研究内容第18-20页
    参考文献第20-25页
第二章 模式和数据第25-31页
    2.1 模式第25-27页
        2.1.1 CFD模式简介第25-27页
        2.1.2 WRF模式简介第27页
    2.2 数据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第三章 室内危险气体扩散试验的观测事实第31-51页
    3.1 引言第31-32页
    3.2 室内危险气体扩散试验第32-36页
        3.2.1 气象观测第32-34页
        3.2.2 示踪试验第34-36页
    3.3 流场第36-39页
        3.3.1 风场的昼夜转换第36-38页
        3.3.2 强制通风对风场的影响第38-39页
    3.4 湍流特征第39-42页
    3.5 温度层结第42-43页
    3.6 示踪物浓度的时空演变第43-47页
        3.6.1 烟雾扩散试验第43-44页
        3.6.2 SF6浓度的时空变化第44-45页
        3.6.3 NH3浓度的时空变化第45-47页
    3.7 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第四章 室内重气泄漏过程的数值模拟第51-71页
    4.1 引言第51-52页
    4.2 数值模拟第52-55页
        4.2.1 计算区域和网格化第52-54页
        4.2.2 边界条件和求解设置第54-55页
    4.3 模拟性能的评估指标第55-56页
    4.4 结果分析第56-66页
        4.4.1 模拟与实测结果的对比第56-62页
        4.4.2 室内重气扩散的物理图像第62-65页
        4.4.3 通风率与底层呼吸区示踪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第65-66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第五章 城市气象-示踪试验的观测结果第71-97页
    5.1 引言第71-72页
    5.2 城市气象 -示踪试验概况第72-76页
        5.2.1 试验区域和观测布局第72-76页
        5.2.2 示踪物的释放、采样及分析第7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6-90页
        5.3.1 城区内的风场和湍流特征第76-81页
        5.3.2 反照率和辐射通量第81-84页
        5.3.3 城市区域的能量平衡第84-88页
        5.3.4 示踪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第88-90页
    5.4 小结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第六章 WRF-Fluent模式对城市大气扩散的精细化模拟第97-113页
    6.1. 引言第97-98页
    6.2. 模拟设置与耦合思路第98-101页
        6.2.1 WRF模拟设置第98-99页
        6.2.2 城市几何模型与CFD模拟设置第99-100页
        6.2.3 耦合方法第100-101页
    6.3. 结果分析第101-110页
        6.3.1 WRF模式模拟结果验证第101-105页
        6.3.2 耦合模式WRF-Fluent模拟的流场第105-107页
        6.3.3 城区内浓度分布的模拟结果第107-110页
    6.4. 小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7页
    7.1. 论文主要结论第113-115页
    7.2. 本文的创新点第115页
    7.3. 问题与展望第115-11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F-κB-miR-10a环路和DDR2-miR-103a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碳材料/硅微通道板复合超级电容器及其场发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