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栅藻固碳及油脂积累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1 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气候变化 | 第11-12页 |
| 1.2 二氧化碳的捕集 | 第12-14页 |
| 1.2.1 二氧化碳捕集方法 | 第12-13页 |
| 1.2.2 二氧化碳生物转化 | 第13-14页 |
| 1.3 微藻固定二氧化碳 | 第14-17页 |
| 1.3.1 微藻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 | 第14-15页 |
| 1.3.2 影响微藻固定二氧化碳主要因素 | 第15-16页 |
| 1.3.3 微藻工业化培养 | 第16-17页 |
| 1.4 模拟微重力对微藻的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 1.5 生物质能源 | 第18-20页 |
| 1.6 论文选题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 1.6.1 选题思想 | 第20-21页 |
| 1.6.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3-34页 |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3-25页 |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2.1.2 藻种及培养基 | 第24-25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 2.2.1 藻种的扩培与驯化 | 第25-26页 |
| 2.2.2 栅藻生物量浓度测定 | 第26-27页 |
| 2.2.3 栅藻的培养 | 第27-29页 |
| 2.2.4 总有机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的测定 | 第29页 |
| 2.2.5 油脂的提取及测定 | 第29-31页 |
| 2.2.6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 2.2.7 光化学活性测定 | 第32页 |
| 2.2.8 细胞形态观测 | 第32-34页 |
| 第3章 二氧化碳对栅藻生长的影响 | 第34-50页 |
| 3.1 二氧化碳对栅藻的生长速率与固碳速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1.1 二氧化碳对栅藻的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1.2 二氧化碳对栅藻固碳速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2 二氧化碳对藻液pH值的影响 | 第37-40页 |
| 3.2.1 二氧化碳对培养基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2.2 二氧化碳对藻液pH值的影响 | 第38-40页 |
| 3.3 二氧化碳对微藻油脂含量与组成的影响 | 第40-42页 |
| 3.3.1 二氧化碳对栅藻油脂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3.2 二氧化碳对栅藻油脂组成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4 二氧化碳对栅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 3.5 二氧化碳对栅藻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44-4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4章 模拟微重力对栅藻生长的影响 | 第50-68页 |
| 4.1 栅藻的生长速率与固碳速率 | 第51-55页 |
| 4.1.1 栅藻的生长速率 | 第51-53页 |
| 4.1.2 栅藻的固碳速率 | 第53-55页 |
| 4.2 藻液pH的变化 | 第55-56页 |
| 4.3 栅藻的油脂含量与组成 | 第56-59页 |
| 4.3.1 栅藻油脂含量与生产能力 | 第56-58页 |
| 4.3.2 栅藻油脂组成 | 第58-59页 |
| 4.4 栅藻叶绿素含量以及生产能力 | 第59-61页 |
| 4.4.1 栅藻叶绿素含量 | 第59-60页 |
| 4.4.2 栅藻叶绿素生产能力 | 第60-61页 |
| 4.5 栅藻的光化学活性 | 第61-62页 |
| 4.6 栅藻藻细胞形态 | 第62-66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5章 总结与建议 | 第68-70页 |
| 5.1 总结 | 第68-69页 |
| 5.2 建议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8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