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4页 |
·牧区生存环境及现状 | 第12-13页 |
·牧区生存环境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问题的探讨 | 第19-20页 |
·监测与评价的基准 | 第19-20页 |
·监测与评价的时空问题 | 第20页 |
·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1-3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8页 |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 | 第22-24页 |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 第24-26页 |
·内蒙古杭锦旗 | 第26-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野外数据采集 | 第28-29页 |
·室内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研究总体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3 基于牧区生存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及模型的构建 | 第33-59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3-41页 |
·指标筛选的方法 | 第33-34页 |
·代表性指标的选择 | 第34-36页 |
·指标冗余度的消除 | 第36-41页 |
·基准的设置 | 第41-42页 |
·程度的划分 | 第42页 |
·阈值的确定 | 第42-4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及模型的构建 | 第43-59页 |
·典型草原牧区评价模型的构建及使用方法 | 第43-47页 |
·典型草原牧区指标体系的形成及使用方法 | 第47-53页 |
·荒漠草原牧区评价模型的构建及使用方法 | 第53-55页 |
·荒漠草原牧区指标体系的形成及使用方法 | 第55-59页 |
4 基于牧区生存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 第59-68页 |
·指导思想 | 第59-60页 |
·验证技术路线 | 第60-61页 |
·基于牧区生存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 | 第61-64页 |
·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 第61页 |
·农牧民操作的评价结果 | 第61-64页 |
·学术界方法评价结果 | 第64-65页 |
·国家普查评价结果 | 第65-66页 |
·评价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66-68页 |
·评价结果比较 | 第66-6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